海外房产观察分析_海外房产考察
1.做房地产销售工作怎么样
2.日本房地产当年崩盘,那当时的地产股票走势如何呢
3.《每日观察》雷伊*达里奥
4.中国企业如何才能在海外获得成功
小时候,故乡小城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座城市,在想象中从一端到另一端,就是一段极为漫长的跋涉。而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时代陡然加速,世界开始折叠压缩,对于我们来说,世界也如同记忆里的故乡那座小城一样,小的可以随时四处游荡。随着距离的缩小,身份、学历、模式的红利开始消失,海归不再值钱,只要你足够优秀,你就能在世界微缩成的舞台上成为主角。
1
1992年,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做了一件石破天惊之举。
中心把大楼抵押给中国银行,只为能贷到150万美元。
当时,拍摄一集《渴望》,每集经费不过2万,整个中心全年制作费也只有180万。筹款150万美元,只拍一部电视剧,无疑是豪赌。
然而,即便押上了办公大楼,中国银行依然犹豫。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美工冯小刚,给写了封信。
他的《编辑部的故事》刚播完,据说领导挺爱看。
终于批下来,电视剧开拍,名叫《北京人在纽约》。姜文男主角,冯小刚是导演之一。
这是中国剧组第一次到美国实景拍摄。剧组租用曼哈顿东村一个简陋地下室作为主场景。道具师从垃圾堆里捡来了冰箱、洗衣机、衣柜和一台40寸的彩电。
为了省钱,剧组在纽约四处游走,有时看到长街无人,马上驾机拍摄,拍完就跑,免得警察发现后要钱。
戏中故事和戏外一样窘迫。姜文饰演的大提琴家,一下飞机便迷失于英语丛林。
地下室内压抑的四壁,打工餐厅后厨如山的盘子,纽约生活如同冰冷的梦境。
厨房窗台上的洋葱,插着刀叉,从刀叉缝隙望去,是曼哈顿被锋利分割的天空。
1993年,电视剧首映,万人空巷。灰暗的铅壁被凿出孔洞,刘欢那句“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倾泻而下,如同大洋彼岸吹来的浩荡长风。
电视剧每集开场,都会打出那句话:如果你爱一个人,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无论是天堂还是地狱,对于国人而言,都是别样人间。人们挤在电视机前,如同管窥一个遥远的平行世界。
那个世界陌生且充满诱惑,当时正值出国热潮,人们将出国视为改变命运的手段。
然而等待他们的,注定是一场艰辛的旅程。所有的过程都漫长且封闭,所有的起点都卑微且孤单。
《北京人在纽约》最后一幕,冯小刚出镜,扮演一个从北京来投靠姜文的新人。
姜文领他到曼哈顿那个地下室,借给他500美元后,扬长而去。
冯小刚呆望下地下室,返身跑回地面。纽约夜幕沉沉,世界孤单陌生,他在街头怒吼:我姥姥。
电视剧至此戛然而止,那句骂声,最终消散在时代的雾气中。
六年之后,冯小刚拍了**《不见不散》,依旧讲述北京人在美国的故事。
此时,他已经是当红贺岁片导演,**中的美国也不再阴冷,开始有了大片蓝天白云。
葛优饰演的主角,虽然初到美国时依然狼狈,但好歹有了笑容和调侃,并最终能调教美国警察,集体高喊“为人民服务”。
彼时,出国的主题,已是淘金和镀金。大洋两岸的信息不对称,造就着一个个财富。
千禧年后,互联网兴起,时代陡然加速,世界开始折叠压缩。
地质学上,板块间的重聚或许要等待亿万年,然而在网络层面,距离早已模糊。
的枪声,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听闻;华尔街股市的震荡,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得知。那些在海外读书的孩子,随时可以和家中微信,生活与生活之间,只隔了一层屏幕。
国庆时,在米兰和佛罗伦萨的中国游客,已熟稔地骑上了摩拜单车。
红色的车轮碾过古老的街巷,巷中的名店橱窗内,挂着支付宝标识。世界正在重叠之中。
很小时候,我以为故乡小城是一座极大的城市。从城市一端到另一端,在想象中是一段极为漫长的跋涉。
长大后,我发现世界也如同故乡那座小城。当时代把我们不断举高,世界已缩成一隅。
2
当世界被缩小之后,那些因距离产生的红利开始消失。
最先消失的是身份红利。
因为国人对优越生活的憧憬,早期海归总带有别样的光环。
唐骏1986年回国时,老家的亲戚朋友和同学,包了一辆大巴车从常州到上海虹桥机场接他。虽然他只是留学生,但欢迎场面如同迎接奥运健儿。
洪晃在美国读完中学和大学后,回国带着骄傲“从国外回来的人刚开始都有点优越感,走在王府井茫茫人海中,我们总觉得比别人高一截”。
然而,随着时代快速演进,海归不断增多,这种优越感很快消失。
海外经历令履历增色,但不足以让人仰视。
接下来消失的是模式红利。
当信息洪流还被大洋阻隔时,海外的先进技术和商业模式,搬回国内,便是财富。
杭州海博翻译社的翻译马云,在西雅图目瞪口呆地看着新鲜的互联网;深圳润迅工程师马化腾,深夜研究着以色列人发明的通讯软件ICQ。
对互联网一窍不通的张朝阳,决定把雅虎照搬到中国,起个仿名叫搜狐。雅虎域名是yahoo,搜狐早期的域名干脆叫sohoo。
搜狐的天使投资人尼葛洛庞帝,1998年访问中国。发布会现场,青年张朝阳向媒体介绍,这是我的天使。
现场记者一片哄笑,一个大老爷们怎么叫天使?大家对风投模式全然陌生。
而今,信息不对称鸿沟早被填平。硅谷任何风吹草动,都能纤毫毕现。很多时候,海外已开始山寨中国的互联网创意。
最后消失的是学历红利。
千禧年前后,第三波留洋浪潮开启,中产阶层开始将子女送往海外读书,风潮愈演愈烈,并绵延至今。
然而,当少年们学成归来,却开始遭遇就业困境。
除了顶级名校的学历依然坚挺,更多的海归毕业生,淹没于求职的人潮中。
《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如今,44.8%的海归收入在6000元及以下,83.1%的海归认为专业与工作岗位不契合。
世界已被缩小,当你还用旧思维向世界索取,收获的只会是苦涩。
3
当旧红利消失之后,新的时代红利开始诞生。
世界既然已被压缩,那么意味着我们离许多机会更近。
那些收拾好行囊,准备去印度创业的人们;那些研读财报,深夜搏击美股的人们;那些观察科技动态,开启新领域创业的人们;那些布局海外房产,规划未来移民的人们……
这个时代,你未必能留下全球性足迹,但势必要有全球化思维。
当你用世界化的视角,重新审视人生,命运或许悄然转弯。
热映**《天才》中,少年们用飞越时区作为的手段。故事的原型,其实是中国的学霸。
在这一代年轻人眼中,时区恍如郊区,地球不过村落。
这仅仅是个开始。
谷歌正用人工智能耳机,撕裂语言的藩篱;马斯克正用火箭旅行,缩短飞行的航程,5G时代已箭在弦上,AR外设正叠加虚拟和现实,未来的世界会更小,你需更新的思维适应。
事实上,转变早已发生。
我们依旧喜欢闯荡异乡,只是不再式地扎入陌生国度,而是谨慎地翻阅世界,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机会。
我们依旧推崇海外读书,只是不再纠结学历和文凭,而更看重思维体系和国际视野。
我们游历的身影遍布海外,但已不光排队在奢侈品店前,开始进入文化馆和博物馆,享受世界被压缩后,所带来的文明便利。
罗马机场二层候机厅,有一架公用钢琴,候机的乘客可以随意弹奏。
国庆期时,我在机场转机,有个中国中年男子,走到琴前,放下背包,安静坐下。
他微笑从容,数首曲目流淌而出,其中就有那首《千万次的问》。
五洲四洋的过客,围绕在钢琴周围,俨然如同微缩的世界。
他们或许不知曲中的倾诉和惘然,但依然在曲终时,为美好的音乐鼓掌。
世界已微缩成舞台,而每个优秀的个体,都会成为主角。
做房地产销售工作怎么样
您好,该路集团为您回答。
在不少投资人选择移民的过程中,很多人都可能在移民前期为选择一个过硬的移民机构感到头疼。因为在去年的移民行业调查中发现,因不少专业问题而导致的投诉占60%,这些遭遇过陷阱的投资人不得不进行二次办理,浪费了不少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也对自己的二次申请有了不良的影响。申请人在办理的过程中,要去怎样选择移民中介公司呢?
一、首先选定几个想要投资移民的国家,具体分析其政策
就拿葡萄牙来说,首先可以了解一下其“黄金居留签证”的申请条件和相关的政策,然后适当地考察选中的移民机构,这样做到胸中有丘壑,自然不会被随便忽悠。
二、一定要实地考察
很多移民人士在进行房产投资的时候,被不少移民中介使用了“法”,在对方甜言蜜语地吹捧下看看PPT,就直接定下了项目,签了合同,等实地考察的时候,才恍然大悟。所以移民中介机构能组织进行私人商务考察最好,花上一个星期的时间去相关国家的相关房产亲自勘察是最好不过了。
三、房产类型很重要,现房最好
在这里要提醒一下投资人,在签订购房合同之前,一定要选择现房,最好不要选择期房。因为在开发中的期房,开发商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影响,政治、经济、自身资金等等,其中只要一个环节出现纰漏,开发商都可能面临破产或者房屋交付延期,这都会影响你的移民进程,所以投资人在选择移民中介时,要留心这些陷阱。
四、最好选择国内的移民机构
为什么要这样建议呢?因为现在中国的不少移民公司,都具有处理各种案件的能力,而且他们在海外也具有相当一部分接待中心。国内的中介其实际的运营情况,投资人都可以实际的考察。但是国外的移民机构,因为你无法全方位观察,加上语言上面的隔阂,所以很容易被不良中介设下陷阱。
五、不要被移民中介机构抛出的 “官方背景和0风险”所欺骗
任何商业行为都具有一定的风险,买股票,交易15分钟直接熔断,开一家小店,可能生意不好……所以一些移民中介打出“0风险”旗号的,大家就要留个心眼了。当然还有大家提到的“官方背景”。据了解,在移民者申请移民的过程中,接收国会要求申请者提供不少的证明文件和资料,想要,就面临着被拒签的可能。即使总统来办理,也需要提交相关的文件,所以根本不存在“官方背景”这样的说法。
就拿加拿大项目来说,在申请的过程中,证明文件有可能是申请者20多年前第一桶金的资料,而且后续还会让申请者去面试,这些过程只要出现一点纰漏,就可能被拒签。所以所谓的“官方背景”根本就是不良中介的噱头罢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日本房地产当年崩盘,那当时的地产股票走势如何呢
房地产销售目前看还是比较好做的。
入门门槛低,不需要太高的学历,只要你长得五官端正,口才好,擅长跟客户沟通,并且懂得销售技巧,及时参加公司的专业培训,那你做房地产销售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在销售房地产的时候,要跟顾客是面对面沟通的,要有诚意,要实事求是地介绍房子的具体情况。
不能欺骗顾客,要让顾客对你有信任感,为自己积累一些人脉,对你的销售工作是有好处的。很多朋友口才非常好,并且也非常擅长跟别人进行沟通,那么这种人就是做房地产销售的好苗子。但是你自己也要掌握销售技巧,同时也要对自家的楼盘有足够的了解。
《每日观察》雷伊*达里奥
日本地产神话自1991年破灭以来,地价持续下跌,直至今年虽然略有起色,但长达十多年来房地产低迷不振的阴影依然挥之不去。回顾日本地产神话破灭的历程,对于中国目前水涨船高的房地产市场或许有较大的启示。
(一)地产神话破灭的伤痛至今仍未痊愈
日本国土交通省在2005年1月1日的“公示地价”中,尽管东京、名古屋、大阪等大城市部分区域的地价出现了上涨的势头,但日本的平均地价依然在继续下跌。其中,住宅用地价格同比下跌了4.5%,商业用地价格同比下跌了5.6%,连续14年下跌。与1991年相比,住宅地价已经下跌了46%,基本回到了地产泡沫产生前的1985年的水平;商业用地下跌了约70%,为1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今年3月23日发表的全国“公示地价”显示中,虽然东京、名古屋、大阪等大城市的部分核心地区地价大幅上升,但北海道、四国、部分城市乃至东京的部分地价依然继续下跌,跌幅最大地区达到了28.9%,土地价格下跌前十名地区的跌幅依然在15%以上,在东京的2100多个地价观察点中还有661个处于下跌状态。
对于“公示地价”出现的某些反转迹象,尽管有关人士认为,东京地价已经摆脱严峻的下跌局面开始回升,而东京地价的回升将逐步波及到周边地区,地价有望继续走高,但日本国土交通省的官员还是比较谨慎。
(二)泡沫经济巅峰时期的地产神话
从1985年开始的日本泡沫经济时代,同时是日本创造地产神话的时期。
据日本国土厅公布的调查统计数据,1985年,东京都的商业用地价格指数为120.1(1980年为100),但到了1988年就暴涨到了 334.2,在短短的3年间暴涨了近两倍。东京都中央区的地价上涨了3倍。1990年,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国土面积相当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日本,土地的总价值几乎是美国的4倍。
同时同于日元的急速升值极大地提高了日元的购买力,日本国内地产的不断飙升使海外的房地产相对日本人购买力来说相当便宜,日本人开始在美国和欧洲大量进行房地产投资。继日本索尼公司以48亿美元买下美国哥伦比亚公司之后,象征美国国办巅峰之作的洛克菲勒中心易主。克菲勒中心是由美国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于1939年耗资1.5亿美元在曼哈顿建成,但是日本三菱不动产公司以8.48亿美元取得了该股权的51%。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在美国购买不动产金额高达 5589.16亿日元,占日本全世界不动产总投资的64.8%,而且主要集中在纽约、夏威夷和洛杉矶。
更有甚者,一些日本人建议把美国的加州卖给日本以偿还美国对日本的巨额债务。
(三)地产神话破灭造成经济十年萧条
1991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股价和房地产价格同时开始暴跌,并一直持续到现在。不动产泡沫破灭给日本经济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导致日本经济十多年来一蹶不振。
泡沫经济期间,除房地产和建筑公司之外,日本几乎所有的大企业都不同程度地介入了房地产行业,房地产价格的暴跌和经济的长期低迷导致日本一些涉足房地产业较深的大企业纷纷倒闭。据统计,在破产企业中,房地产商和建筑公司的比例最大,仅2000年,日本包括房地产商在内的建筑行业就有6000多家公司破产,占当年全体破产企业的33.6%。2002年,日本有28家上市公司倒闭,其中有1/3以上是房地产公司,均创战后上市企业倒闭的最高记录。
房地产价格的暴跌还重创了日本金融业,演变成了日本经济衰退的“罪魁祸首”。房地产价格持续暴跌致使许多房地产商和建筑公司在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彻底失败,根本无力偿还银行的,不得不宣布破产。房地产公司以及个人在向银行时虽然都有房地产等资产作担保,但随着土地价格的不断下跌,担保的价值日益下降,致使日本金融机构不良债权不断增长,资本充足率大幅下降。
不良债权大量增加导致金融机构的财务体质十分脆弱,抗风险能力低下。部分金融机构甚至还出现了资金周转失灵等问题,并导致日本十大银行中的日本长期信用银行、日本债券信用银行以及北海道拓殖银行相继倒闭。中小金融机构的破产更是接连不断,日本金融体系发生剧烈动荡,险些引发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日本银行的各项机能均遭到重创。
日本海外不动产投资也快速萎缩下来,1993年的海外不动产投资规模只有1989年顶峰时的9.6%。根据专业人士估计,日本向美国不动产投资的损失率在50%以上。以洛克菲勒中心为例。按当时1美元兑160日元的汇率计算,三菱土地公司的投资额为2,188亿日元,成为拥有80%股权的控股股东。收购完成后,由于曼哈顿地产不景气,三菱土地公司一直没有利润。当时做收购时,三菱公司的预测是5年后,每平方英尺的租金将达到75美元,2000年将达到100美元,依照这一预测数据,三菱公司认为这是一项非常好的投资项目。但实际上的租金只有原先设想的一半水平,即每平方英尺38美元-40美元。如果再考虑其间日元继续大幅度升值,加上汇兑损失,三菱土地公司的这一收购项目总计亏损高达880亿日元。
(四)造就神话并导致神话破灭原因之一:投资理念失去理性追逐泡沫
在日本泡沫经济形成过程当中,投资理念失去理性追逐泡沫。
首先是日本金融机构对房地产泡沫的危害认识不足,也没有能够及时对房地产市场现状做出正确的评估,纷纷给房地产公司和建筑公司发放,形成了房地产不断升值和信贷规模不断扩大的恶性循环,泡沫越吹越大。各金融机构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将房地产作为最佳项目,无节制地扩大信贷规模,助长了泡沫的形成。就在泡沫即将破灭的1991年,日本12家大型银行向房地产业发放了总额为50万亿日元,占总额的1/4。
其次,投资者普遍相信人多地少的矛盾导致土地的价格只会继续走高,地价不会下跌。只能买进,否则以后只能买更高的地价。因此即使毫无用处的土地,各个公司也全力争夺,导致房地价越走越高。反过来由于投资投机过度,造成房地产业虚繁荣,房地产价格暴涨导致企业和个人都纷纷投资和投机房地产。人们从银行购买房地产,然后再用房地产做抵押再去购买房地产,造成了大量的重复抵押和,并加剧了房地产价格的暴涨。
追溯日本市场投资理念为何失去理性,除了金融政策失当以外,不能不说当时日元大幅升值导致其购买力确实大幅增加,日本经济崛起给日本国民带来极为乐观的心态。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经济增长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均已远远超过美国,美元开始衰落。1980-1985年,美国劳动生产率平均约为0.4%,日本约为3%;美国经济增长率平均约为1.5%,日本约为4.8%。1980-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赤字从150亿美元增加到1130亿美元,与此同时,日本对美贸易顺差从76.6亿美元增加到461.5亿美元。巨大的贸易差额在使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债务国的同时,也使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1985年,日本对外净资产为1298亿美元;美国对外债务为1114亿美元。
(五)造就神话并导致神话破灭原因之二:宏观金融政策连连失误
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繁荣期,出现了大量的剩余资金。日本中央银行为了刺激经济的持续发展,取了非常宽松的金融政策,但这些资金没有合适的投资项目,结果基本上都流入房地产以及股票市场,致使房地产价格暴涨。随后日本中央银行升息力度太大,挑破泡沫,日本股市和楼市同时崩溃,价格直线下降跌入低谷,进入连续十多年的地价持续低迷时期。
日本金融政策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次失误:
1986年,日本出现了短暂的经济衰退,史称“日元升值萧条”。实际上,“日元升值萧条”的时间很短,仅仅是日元升值后市场的自动调整,当年年底日本经济便恢复增长。但是,出于对日元升值的恐惧,日本对“日元升值萧条”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取了错误的政策,再加上其他国际因素的影响,从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日本银行连续五次降低利率,把中央银行贴现率从5%降低到2.5%,不仅为日本历史之最低,也为当时世界主要国家之最低。而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造成了大量过剩资金。在市场缺乏有利投资机会的情况下,过剩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造成资产价格大幅上涨。这是日本货币政策的第一次失误。
1987年10月19日,被称作“黑色星期一”的“纽约股灾”爆发。在西方国家的联合干预下,“黑色星期一”仅表现为一种市场恐慌,此后不久,各国经济均出现了强劲增长。但日本经济的灾难却由此开始。日本银行继续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造成日本“经济体系内到处充斥着廉价的资金”,长期的超低利率又将这些资金推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1985-1989年,日经平均股价上升了2.7倍;1986-1990年,东京、大阪等六大城市的价格指数平均增长了三倍以上。这是日本货币政策的第二次失误,也是一次“致命的失误”。
1989年,日本感受到了压力,日本银行决定改变货币政策方向。1989年5月至1990年8月,日本银行五次上调中央银行贴现率从2.5%至6 %.同时,日本大藏省要求所有金融机构控制不动产,日本银行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大幅削减,到1991年,日本商业银行实际上已经停止了对不动产业的。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首先挑破了日本股票市场的泡沫,1990年,日本股票价格开始大幅下跌,跌幅达40%以上,股价暴跌几乎使所有银行、企业和证券公司出现巨额亏损。紧跟其后,日本地价也开始剧烈下跌,跌幅超过46%,房地产市场泡沫随之破灭。货币政策突然收缩,中央银行刻意挑破泡沫,这是日本货币政策的第三次失误。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出现了长达10年之久的经济衰退。
(六)金融政策为何出现误判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环境的监测、金融政策的制定,都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么为什么汇集日本大量金融专家的日本大藏省会连连出现金融政策失误呢?尤其是1987年纽约股灾以后,在西方其它各国都提高利率以后,日本为什么会依然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造成致命性的政策失当呢?
当时美国担心,如果日本银行提高利率,资金不能及时向欧美市场回流,可能再次引起国际市场动荡,因此建议日本暂缓升息。日本也担心,提高利率可能使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日本,推动日元升值,引起经济衰退。并且当时日本正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需要以较低的利率来增加国内投资,减少储蓄,缩小经常项目顺差。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银行决定继续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维持贴现率在2.5%的超低水平上不变,一直到1989年5月日本银行才提高利率,这时距离 “黑色星期一”已经19个月,距离日本实施超低利率政策已经27个月。
为什么日本会出现这些类似的政策处置失当呢?有关人士认为,这不能不说到日本泡沫经济的起点1985年。因为在这个极具特殊意义的年份,这一年日本发生了许多足以影响日本历史、改变日本命运的大事。
第一,日本经济、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步伐加快。战后日本的经济和金融都有着浓厚的“封闭”和“管制”色彩。20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了经济、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进程。20世纪80年代,这一进程迅速加快。1985年,日本发表了《关于金融自由化、日元国际化的现状与展望》公告,揭开了日本经济、金融全面自由化、国际化的序幕。
第二,日本政治国际化进程加速。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提出,日本要从一个“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而日美关系将成为“政治大国”的基石。在1985年的“广场会议”和1986年的“卢浮宫会议”中,日本均成为美国最坚定的盟友。
第三,日本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从1980年起,国际社会要求日本开放国内市场、改变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呼声越来越高。1985年的日本《经济白皮书》指出: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日本必须扩大内需,以缓和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也就是说,1985年的日本,同时面临着三个重大的战略转变:由“管制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转变;由“外需主导型经济”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转变。如此重大而深刻的变革集中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有可能使宏观政策失去回旋的空间。当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国内政策协调与国际政策协调等问题等交织在一起时,宏观政策的权衡、选择和调整会变得非常困难,可能会因失去平衡而出现严重失误。
虽然是转载,也希望对你有用
祝投资顺利,其它问题欢迎加我百度HI详细询问。
中国企业如何才能在海外获得成功
著名的桥水基金创始人雷伊 达里奥能每天坚持经济观察文章,他给公司每天会写一段简单《每日观察》短文来帮助公司和客户了解市场,他本人还出版了非常受欢迎《原则》一本书。
任何一个行业市场每天都在变化,作为领导者应该对经济市场的动向有所了解。而每天的观察并把感受写出来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良好习惯。
我们都应该像达里奥学习,能每天坚持输出300-500字生活,学习,自己行业领域的观察。简简单单的几百字但日积月累很快会让你成为行业内里的专家。
因此,从今天开始我对自己要求每天写自己的《每日观察》,包括生活,个人成长,演讲和海外房产等等。每天坚持写300字以上,至少坚持输出一年。。。
还是我常说的那句话: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
《每日观察》Daily Observations?
s://.bridgewater/research-library/daily-observations/
中国企业正在寻找海外发展机会。它们必须像当初外国公司进入中国时一样,去适应新的环境。物换星移:就像过去二十年来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一样,中国企业正在海外寻找新的市场机会。通过寻求原材料、高素质员工、技术、品牌和客户,这些中国公司——尽管很多在海外仍缺乏知名度——正在步入跨国公司的行列。随着更多的中国企业在海外获得成功,其他中国企业或许也会群起效仿。在我们对39家中国企业高管的访谈中,将近80%的受访者表示,全球化是公司的战略重点,其中将近一半受访者表示,希望自己的公司在十年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全球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中国行业包括汽车、制药、高科技、能源和基础材料;主要留守本国市场的行业包括房地产、消费品和零售。在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中,有将近一半主要是为了确保自然的供给(大多通过收购方式)。其他一些公司则是由于国内市场增长放缓,希望到海外开拓新的市场。还有一些公司希望从海外获得知识产权(通常是技术,也包括产品设计、品牌或业务流程),或者获得战略优势(例如,与国外对手展开竞争所需要的规模)。中国企业已经发现,收购是确立其全球地位最快捷的方式:例如,在最近几年里,联想公司出资13.5亿美元(94.5亿人民币)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中海油(CNOOC)出价185亿美元(1290亿人民币)收购美国优尼科(Unocal)石油公司但未能成功。今年早些时候, 华能国际电力集团出资30亿美元(210亿人民币)收购新加坡TuasPower电力公司和中钢集团出价11亿美元(77亿人民币)强行收购澳洲铁矿石生产商Midwest公司,进一步证明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胃口。但是,在这些轰动新闻的背后,当你将中国企业在全球化上的表现与印度、韩国和的同类公司进行比较时,中国企业全球化的真实状况就会特别清晰地徐徐展现出来。我们的分析重点关注各国/地区市值最大的前100家公司,结果表明,、韩国和印度的公司从海外业务中获得的收入分别是中国公司的四倍、三倍和两倍。海外资产所有权和雇用海外员工数量的情况也大致与此类似(见图表)。是什么因素制约了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步伐呢?部分原因归咎于中国企业缺乏经验,而且在用发达市场广泛应用的商业做法方面比较被动。其他原因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最初进行海外扩张时所遇到的问题相似,例如,需要重新构建组织,发掘能够胜任国际化业务的人才。但是,只要高管层下定决心,承担责任,培养适用能力,用正确的组织结构,中国的企业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巨大的障碍,成功实现海外扩张。实现全球化可以用不同的路径方式,但是,在我们访谈的中国高管中,有55%的人表示,并购和联盟是其长期全球化战略的核心方式。而在近期,大多数公司侧重于出口,很少在海外建立据点。鉴于管理全球化组织的风险、成本和困难,中国企业通常用善意收购方式。中钢集团对Midwest公司的强行收购是一个例外。对中国企业1995年到2007年间的海外并购的详细研究也证实了上述观察结果。在此期间,中国排名前100位的公司中,仅有17家完成了海外并购交易,仅有6家完成了三次以上的并购交易。与此相比,自1995年以来,印度排名前100位的公司中,有31家完成了跨境交易,有18家完成了三次以上的海外并购交易。在考虑国际扩张的机遇时(无论是地区性机遇还是更广范围的机遇),缺乏经验拖了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后腿。为了成功地实现全球化,中国企业不仅需要认识和克服自身的不足,还需要变革管理方式。当企业主要面向中国消费者、中国经理人和中国员工时,传统的管理方法曾经立下汗马功劳,但当企业成长为跨国、跨文化的机构时,这种管理方法需要与时俱进。(待续)作者简介:MeaganDietz是麦肯锡纽约分公司前咨询顾问;欧高敦(GordonOrr)是麦肯锡上海分公司资深董事;邢臻(JaneXing)是麦肯锡北京分公司副董事。来源:《麦肯锡季刊》,本文获麦肯锡公司提供版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