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官员有海外资产_官员的海外房产能查到吗知乎文章
1.出差上海一段时间,公司给我租了一个小公寓,但是没有网络,准备办理一条宽带,请问现在价位大概是多少?
2.安徽农村小伙迎娶“00后”白俄罗斯,嫁给了爱情就是美好
3.挣钱的逻辑变了,如何做到月薪10万?(深度分析)
去目的地国家的在当地的领事馆申请旅游签证即可。
每个国家对旅游签证办理的要求不一样,可视该国具体情况而定。
但大概程序如下:
自行查询签证材料。
来电核对签证材料。
递交签证材料及费用。
使馆手里签证申请。
通知签证结果。
领取护照。
扩展资料
旅游签证的特点是停留期短,一般为30天,最长为90天,一般不能延期。持旅游签证者不能在当地打工或从事与旅游无关的活动。团体旅游签证是旅游签证中的一种,其特点是签证不做在护照上,旅游者须随团集体出、入国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旅游签证
出差上海一段时间,公司给我租了一个小公寓,但是没有网络,准备办理一条宽带,请问现在价位大概是多少?
在中国,真实的社会氛围是怎样的?
1、不论社会阶层高低和工作性质,人际关系都如同国际关系一样,实际待人接物时,利益考量的成分大于血缘和以往的情谊。
2、负能量比正能量更容易被认可,戾气比朝气更容易扩散传播。在有竞争性的事情上,人们更倾向于以恶意揣测他人的行为。
3、在评价人与事时,选队站队高于就事论事,希望“客观公正”,却一般不允许和接受他人真正中立。
4、成功的标准相对单一,与权力与金钱关系弱的生活和事业追求,以及付出大于回报的业余兴趣很难被理解和认可。
5、越高的社会阶层,(阶层的)排他性就越强。越小众的文化人群,(人群的)迷之自信就越大。
6、对远高于自己所处社会阶层的人,人们更倾向于去换位思考,甚至设身处地细心分析他或她的难处和欲求。而对于低于自己阶层的人,则更倾向于标签化简化思考,或懒得多想,直接扣帽子。
生活在顺境中的人,往往习惯居高临下,用自己生活中的阳光贬低和鄙视生活在逆境中的人太阴暗。生活在逆境中的人,往往会逆反性地苦大仇深,用自己生活中的阴暗,嘲笑生活在顺境中的人太天真。双方都很少会去相互体谅和理解。
7、人们更倾向于竞争而不是合作。合作往往最后以内斗散伙结局。
8、人们更倾向于依附强者,而不是选择和自己条件近似的弱者合作,社会阶层越低,这种倾向就越明显。
9、越是利益相关时,对道理的认可就越是会低于对权威的认可,对权威的顺从和服从就越明显。
但越是利益不相关时,对权威的逆反就越明显,对道理和道德的要求就越高。
10、圣母在口,凡人在心。宽于律己,严于律人。并且对高于自己所在阶层的人更倾向于宽容,对低于自己所在阶层的人更倾向于苛求。
暂时
安徽农村小伙迎娶“00后”白俄罗斯,嫁给了爱情就是美好
不同的宽带套餐档次它们的办理价格也是有区别的。就像是十全十美5G畅享融合套餐,手机套餐+宽带组合,有六个档次可以选择,畅享三千兆。一张主卡还可以叠加两张副卡,副卡和主卡之间通话免费,并且可以共享套餐内流量和话费。一张主卡最多可叠加2张副卡,月基本费10元/号,可共享主卡基础套餐内容,国内接听免费,赠送来电显示、189邮箱。
挣钱的逻辑变了,如何做到月薪10万?(深度分析)
极目新闻评论员徐汉雄
1月21日,安徽临泉县_城镇一男子迎娶白俄罗斯媳妇,引村民围观合影。据知情人介绍,男方在深圳做生意,女方来自白俄罗斯,双方通过社交平台INS相识,男方送了一年多的花,终于抱得美人归。
二人的合影
应该说,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涉外婚姻已不算新闻。报道显示,1990年到2001年,我国登记的涉外婚姻从23762对增长到72778对,到了2019年,仅仅是广东的跨国婚姻数量就高达9386对,而且,外娶的比例已经超过外嫁。也就是说,涉外婚姻中,以前是嫁出去的多,现在是娶进来的多,娶洋媳妇已比较常见。
安徽农村小伙迎娶“00后”白俄罗斯,仍引发关注,就不只是为了看个稀奇,因为这样的事早不算稀奇了,可能与大过年的,图个喜庆有关。然后,男方是农村小伙,女方是一名,还是一名在读大学生,男方36岁,女方22岁,能够走到一起,与纯粹的互相欣赏有关,似乎没那么多的功利因素,所以成了佳话。
双方都感到幸福
耿先生称,妻子家乡那边年轻人的价值观很纯洁,只要爱情,而且很淳朴、很勤劳,妻子嫁过来也没有要彩礼。他在社交媒体上认识,送了一年多的花,就喜结姻缘,就这么简单。这引起网友的兴趣,因为现实中,重物质、要彩礼、要房子车子的不乏其人,常成为姻缘的阻碍与困扰,能嫁给爱情,当然是令人羡慕的事。
虽然网友也担心,涉外婚姻中,在生活习惯、语言沟通、文化等方面会有障碍,会影响婚姻的稳定。但二人走到一起,首先就是克服了相关障碍,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是姻缘中的美好愿望,能实现这一点,就足以令人欣慰,就该得到祝福。
新娘引来他人合拍
耿先生表示,平时,两人通过中英俄三种语言交流,沟通上并没有什么障碍,“我会一点英语和俄语,她会一点中文。”此外,两人在饮食上也很合得来。耿先生的妻子表示,她很喜欢深圳,将来想和丈夫一起在深圳生活。
美好姻缘讲的是志同道合与永结同心,不应让物质成为障碍。纯粹的爱情在世俗中总是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安徽农村小伙迎娶“00后”白俄罗斯引发关注,表达了大家对美好姻缘的祝福与向往。愿嫁给爱情能更多些,也愿普通人有更多的幸福美满。
延伸阅读
“1888万元天价彩礼”为何总能挑动大众的神经?
事情的起因源自知乎上的一则关于某地的彩礼问答,其中一条匿名回答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答主自陈与女友在海外留学相知相恋,共同渡过疫情的难关。于是归国后男方到女方老家提亲,准备了100万元的彩礼,外加上海市价值4500万元的房子加女方名字,甚至在她老家购置一套房产也可以。
本以为这一组彩礼套餐可以打动女方父母,谁知道未来岳父张口罗列一张令人瞠目结舌的清单:
1.1888万元彩礼现金;
2.男方4500万元的房子过户给女方;
3.在女方老家买一套几百万元的房产只写女方的名字;
4.女方上百个亲戚每人给10万元红包;
5.女的每生一个孩子给1000万元现金加不少于2000万元房产;
6.上百亲朋好友头等舱机票观礼,另外贵重钻戒、各类饰品无数。
粗略估算这样一套组合拳得价值上亿元,开出这样的条件,答主说是女方摸清了男方家资产,甚至还查了男方父母的股权和薪酬,得出男方家的总资产没算负债,据此以四分之一的数额作为彩礼。
在男方目瞪口呆的时候,未来岳父还不断地说要看男方诚意,而女朋友也一改往日的温柔,完全站在父母一边,要求男方与公婆抗争,最终两人情感破裂而分手。
随后,这则天价彩礼的新闻迅速冲上热搜,由于涉及江西萍乡,引发当地有关方面的注意,经初步核查,判断该文章内容系杜撰。
“1888万元彩礼”就此反转,但留下的问号仍须拉直。究竟是风俗还是陋习,彩礼该何去何从?
网络
伊内斯
天价彩礼,为什么总能吸引流量?
其实这个帖子刚火起来的时候,掌柜就对此真实性表示怀疑。为什么这么说?海归富二代、地域差异、天价彩礼这些因素合在一起注定是吸引流量的。
其实,天价彩礼,每年都会炒得沸沸扬扬,我们不妨确认一下问题本质。
有学者指出,彩礼有婚姻补偿和婚姻资助两种性质。在一些地方,彩礼确实被看作是对女方父母养育女儿的一种补偿。因为以前结婚,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方出嫁后就不再赡养自己的父母了,因此需要一次性补偿。而如今夫妻对于双方父母都有赡养义务,就不存在这样的说法。
而在更多的地方,尤其是北方地区,彩礼更多的都是象征性地给到女方父母,最终还是由女儿带回小家庭,用于小家庭的婚后支出。这份彩礼也就是男方父母给小夫妻的资助,而且不少女方家庭也会给出相当的陪嫁。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彩礼的形式给予小夫妻资助也未尝不可,但必须是双方都能承受且认可的范围,而不是漫天要价。
希望此次“1888万天价彩礼”的罗生门,可以给类似的讨论画上一个句号。
绳易断
我们在讨论自由恋爱神圣不可侵犯。
且不论新闻本身的真伪,让我们穿透迷雾看真相,为什么彩礼问题一直可以挑动国人的神经?因为天下苦彩礼久矣。
曾经有个事实跌破许多人的眼镜: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而动辄十几万元的彩礼,相当于这部分人不吃不喝十年的收入,这基本就宣告了这部分男性永久退出了婚恋市场。别以为彩礼只是男性的痛点,女性其实也是受害者。因为彩礼大多时候是女方父母拍板的,作为女儿大多时候只能站在原生家庭的一边,来逼迫男方服从,最终不惜闹到一拍两散。
我们翻开史书,彩礼自周朝起便已存在,更在之后形成礼制,六礼之一的纳征便是彩礼。如此看来彩礼似乎还是一项“非遗”,可鲁迅说过:从来如此,便对吗?在古代,夫为妻纲,女性在家庭中是作为男性的从属而存在的,甚至在南北朝还出现典妻质妻的社会现象,搁现在你能想象一个丈夫公开叫卖自己的妻子吗?所以在没有自由恋爱的古代,女性是原生家庭与男方交易的标的物,彩礼成了这场交易必不可少的一环。
可是大人,时代变了。新时代女性可顶半边天,再也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的春风吹遍华夏大地,在很多地方甚至家里的财政大权都是女性一手掌握,彩礼生存的土壤已经变了,它不再是婚嫁的一环,而更多承担了一个好彩头的角色,好彩头喧宾夺主不仅是两个人的遗憾,更是时代的悲哀。
所以当我们在讨论彩礼时,我们在讨论什么?我们在讨论自由恋爱神圣不可侵犯。
网上有个经典的问题——月入十万,难吗?很多人发现钱比以前难赚了,传统行业更是哀鸿遍野,实际上是挣钱的逻辑变化了。
现在的中国,进入了更高层次的“资本经济”的时代。
什么是“资本经济”时代呢?简而言之,它就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加了一根“杠杆”,在物理学上“杠杆”的作用是利用“力臂”将“力量”放大,从而可以翘起更大质量物体。经济上多了这一根杠杆,其活动空间和灵活性都大大增强,这也叫“资本思维”。今后的中国人必须深刻理解和运用“资本思维”这个工具。
资本思维
要想学会“资本思维”,必须先来深刻理解一下什么是“资本”。“资本”仅仅是指钱吗?不是。资本是对的“支配权”,通过支配带来更多的支配权叫“资本运作”,通过“资本运作”优化和配置社会财富,实现社会效率的最大化就是“资本运作”的社会价值。
因为资本有趋利性和增值性,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就会促使社会的配置朝着效率、效益最大化的方向上行。社会将依次流入最有效率的国家和地区、最有效率的产业、最有效率的企业、最有效率的项目、最有效率的个人。资本的逐利促进的优化,的优化顺势产生新的资本,并且不断产生新的机会,如此一边循环一边膨胀。
比如,在物理学上,石墨和金刚石是同素异型体,它们都属于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但是物理性质大不相同,价值也天壤之别,就是因为他们的组成结构不同而已。
所以资本思维的精髓是结构重组。即对的分子运行时空和结构上的调整,从而产生由“石墨”到“金刚石”的增值效果。宏观方面的资本运作是对全社会的重组,比如中国的国企重组,将大大改变中国经济的结构,提升整个社会的运作效率。而当一个社会经济依靠“资本运作”来运转时,就步入了“资本经济”时代。
从经济层面讲,今后社会上只有三类人
1、第一,者。他们是的最直接拥有者,依靠出卖自己的生存,比如农民靠耕地、工人靠体力、医生靠技能、作家靠写作,还有老师律师等等。
2、第二,配置者。是谁的不重要,关键要有配置权。这类人依靠配置挣钱,从事的投入-整合-运营-产出工作,以企业家为主,创业者也属于此类。
3、第三,资本家/投资人。他们离最远,但是所有却统统归他们掌控,他们只躲在幕后玩操作游戏。风险投资者就属于此类人,比如孙正义投资马云,阿里巴巴上市使他大获成功。资本家无国界,他们可以控制全球流向;可以通过金融体系支配大量别人的资产。
所以,名义上都是者的,实际上都是资本家的。看一个人能量多大,关键是他能配置多少。
按照这三种不同性质的角色扮演,今后的个人如何获得财富?无非只有三条途径:出售、配置、掌握资本。
1、者(普通人)
“者”通过出售自己生存,也就是者的技能,即:时间+体力,这也是社会上分布最多的人群。
所以一般普通人只能找一家企业工作,出售自己本身换来财富。然而普通人的时间、体力都是相差无几的,他们能够出售的都是差不多的,于是为了让自己的卖上好价钱,就只能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熟练水平。
这时一个普遍的做法就是读书,这就是为什么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为什么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一般会比没有文化的人起薪高一些。
但是现在文凭带来的技能差距差别越来越小,一个普通的一本学生与二本学生已经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反而不如蓝翔挖掘机学的好的人附加价值高,这是因为前者数量多,后者数量少,而且后者更加注重实践,供需关系决定了的价格,因此读书无用论早就开始流行。
所以,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人,要么通过读书获得更高、更稀罕的的技能价值;要么通过爱思考、会做人、大量实践提高自己实践能力。
另外,对于“者”来说,还有天生稀罕,比如外貌。长的好看的普通人,可以在日常的婚配、工作、生活中获得很多额外的财富;如果长的好看再加上运气好就可以进入演艺圈,成为明星之后自己的就成了稀缺,的价格远远高于一般人!
但是外貌在一般情况下难以改变“者”的本质处境,只能略微提升。王宝强就算是健身+保养+专业造型设计,也是无法从外貌上超越刘德华的,所以他是傻根,华仔是神偷。而且外貌这种不一定是越漂亮越好,王宝强和黄渤的外貌特质也是他们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有的普通工人、白领、职业经理人、甚至到当年的“打工皇帝”唐骏、各大明星,都属于“者”。这种人的特点是,其获得财富是有限的。
他们有时辛苦了一辈子,但是遇到家人生一场大病几乎就会崩溃,有的为了供养孩子、病人需要打三份工,这是非常心酸的。职业经理人赚的再多也是有数的、过气的明星过的不如普通人等。
当然,有的人天生就拥有稀缺。比如富二代,生下来就可以继承一批遗产这种稀缺。再比如明星的孩子,天生就获得了媒体关注的稀缺;再比如某人住在市中心的破院子里,只要拆迁就可以获得一大笔财富;天生获得了位置的稀缺,或者你运气非常好,买**中了奖,也是享受到了“好运”的稀缺。
这类财富,可遇而不可求,只能靠运气。而且这些好运的“者”往往不懂如何经营,他们的财富不具可持续性,不能增值扩张,甚至往往是被浪费的,明星和富二代寂寞了会,遗产会坐吃山空,大奖也会挥霍完毕,拆迁款往往用于……
当然还有最后一条没有说,就是出售风险,如果愿意承担坐牢、死亡的风险,去偷、去抢、去骗,曾经看到一篇新闻,某人通过获得了数百万巨款,然后潜逃、隐姓埋名,做起了房地产生意,几年后家产过亿,同事也东窗事发。因此如果通过这种途径挣钱,你获取的财富也会增加,但是承担的风险也会增加,最后还是不划算。
2. 配置者(企业主)
这种人不是的直接拥有者,他们往往通过脑力去设计的配置,通过优化去挣钱,企业家就属于这一类。
在奴隶社会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人力”(即:奴隶);封建时代的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土地”,而资本时代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资本”,资本的本质就是的配置。
从定义上来讲,企业家是从事的组织、管理并承担经营风险的人。企业家的收入跟他配置的效率成正比,上不设限。但同时也要为自己的配置承担风险,下限就是破产。
为什么很多人想去创业呢?就是因为他们想从第一类人努力攀爬到第二类人。一旦从“者”升级到“配置者”,就意味着不用再出卖自己的技能,而是开始经营自己的思想和智慧,人身和经济都实现了自由,从而实现人格上的自由。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者”都适合去创业。他们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眼光、魄力、创新力、机遇和资本。配置者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群体,他们的素质和数量决定了一个社会的配置效率,代表了生产力水平。配置者非常需要创新精神,所谓创新就是他们对新产品、新市场、新的生产方式、新组织的开拓以及新的原材料来源的控制调配。
这里我们需要提到中国企业家的更新换代。30多年前,中国开始第一次改革开放,那时整个中国百废俱兴,当时的大环境就是最好的机遇,只要大胆出来闯荡的人,即使没有文化、没有见识,都成了企业家,这是当时的环境造成的。
1981年蛇口招商局打出的这幅标语,中国出现了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生意人
而如今,中国运行改革开放的深化,这个时候的中国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此时也对企业家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欧美和日本,企业家始终是社会的精英阶层才可以担任。而接下来的中国,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理想追求,以及对创新的深刻理解,很难再成为社会的“配置者”。因此,中国的企业家正在更新换代,一些90后创业者纷纷走近我们视野,很多老的企业家也自愿退出历史舞台,这是时代的发展,也是一种必然!
当然,这些素养也都是可以后天创造的,比尔·盖茨在发家之前已经做了7年的程序员。所有后天的努力,“者”完全可以转换到“配置者”。不过,获取财富只是他们成功的标志之一,对事业的忠诚和对社会的责任,才是企业家的“顶峰体验”和不竭动力。
3. 资本家/投资人(幕后掌握)
这个社会的财富,看似是属于分散的“者”的,实际上却是归“配置者”享用的。但在本质上,更多的是属于资本家的!
资本家的定义是:以资本运作为业的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掌握了科技与运用的企业家们,能迅速的积累起巨额的财富,他们的企业对一个国家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些企业组成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运行操纵和控制,于是形成了垄断,而这时的“企业家”开始坐在了幕后操纵这一切,演变成了“资本家”。
“资本家”跟“企业家”的最大区别是:资本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而是在幕后操纵企业宏观思路,企业的产品是各类消费品等,而资本家的产品就是各个企业。通过投资、入股、并购、重组的方式,将一个企业的未来把控到自己手中,孙正义投资了马云,成全了阿里巴巴,马云就是企业家,而孙正义就是资本家。孙正义手里有N个马云,成了日本首富。再比如巴菲特专门坐在老家做投资操纵他的布局,他也是资本家。
美国是自由市场经济,但是为什么叫“资本”主义社会呢?而不叫“自有市场主义”社会呢?因为在这样的社会,“资本”是度量和决定一切的标准。在中国的古代,你富甲一方也没用,官员随时能把你家产抄净,你有钱也要去给权力行贿,去买官。而你只要有了权力,哪怕身无分文,一样生活富庶、吃喝不愁,所以那时是官本位。
某公司曾经说过,自己从不做研发,让市场上那些小公司去研发,如果一旦成功,就花钱买过来,如果不卖,就花钱把这个公司的几个核心挖过来。这就是资本主义。(当然无视知识产权是有问题的,正确的做法是花钱买过来)
如果你有了1亿元的资本,你可以花一千万雇上这个国家最聪明的一批人,把你的资本从1亿变成2亿,你躺在床上就赚了九千万。而这一切,只因为你在从事资本运作,你只需要够聪明和有魄力,不需要有力气、不需要花时间、更不需要长得漂亮。
?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第3种人赚的钱就比第2种人多,第2种人赚的钱比第1种人多。因此,第1种人在努力进化到第2种人,而第二种人在拼命进化到第3种人。
中国天生具有资本的人是极少的,大部分第3种人都是从第1种人或者第2种人进化过来的,虽然现在这种进化已经越来越难了,但还不是没有希望,因为以后会更加的困难。这就是阶级的固化,阶级间流动的减少。
每个人都在玩命探索的方法,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原因就只有两点:你的头脑有多聪明?或者你积累的资本有多少?
你想到了一个可以改进手机的idea,而且你觉得这个idea可以赚很多钱,那你要问自己,你有没有这个资金去运作这个idea?同样的idea,三星华为都可以支配更多的资金,去雇佣更好的工程师,去更好的推广,你确定不是去给这些资本拥有者蹚雷?或者是正在走向一条已经无数人走过的死胡同?具体举个例子,你做软件开发,天使投资人会不会问你一句话:“如果某巨头山寨你怎么办?”
答案是:你不打工你能干啥?你以为你出来干别的就能挣钱?几年前网上疯传送快递赚的多,我就嗤之以鼻,这种没有门槛的行业是不可能赚的多的。你愿意赚1万干这个,我分分钟找一个赚九千就干的,我再找一个赚八千的你信不信。最后,无论你是送快递还是摆摊,无论你是夹馍还是搞IT,你都会被拉到一个门槛平均收入。因为IT需要学习,赚的多一些;快递比较辛苦,赚的比IT少,可是还是比打扫卫生的多一些,就是这样。
那到底怎么样从第1种人进化到第3种人?
第一步,你要运行资本积累,你愿意打工也好,愿意自己做产品也好(有的人就自认为在创业了),先完成资本积累。这一步最重要,也是发挥大家的想象力和实力的时候了,摆地摊、开淘宝、做网站、做APP、炒股票、海外代购、开设计工作室、夹馍、给幼儿园摄影的,等等等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句话,这步就是出卖你的个人,就看你卖不卖的上价了,多学习吧,即使不为了文凭;多辛苦吧,只要不是出卖健康。
第二步、善用资本,用资本挣钱。怎么用资本挣钱?问你们个问题你们就明白了。如果你家开了个小饭店,每个月能赚1万,但是需要个厨师。你自己炒菜水平很高,如果自己当厨师,饭店每月净赚1万;如果雇佣一个厨师,每月花8千,饭店净赚2千。你怎么选择?
答案:雇一个厨师!这样你只要能用每月一千利息的,再盘下一个饭店,那个饭店也能净赚一千了。(补充:这个饭店赚两千,还利息一千,净赚一千,数学不好的不要再给我留言了好不,知乎跟微博一个水平么)。而你,只需要这样盘下100个饭店,每个月就能净赚10万,而你这时,却在国外旅游,成了第3种人。
很多人一直在打工,他们没有成为第3种人,很好理解。但是改革开放之后做买卖的,也有很多人还是没有钱,就是因为,他们自己做厨师,自己的妹妹做服务员,自己的老妈管收银,仅此而已。
所以,以后问自己怎么成为第3种人,就是一句话:“不要自己炒菜,雇一个厨师”。如果能用资本去赚1块钱,也比用出售自己的体力赚100块钱更符合金融思维。
另外,聪明和资本,如果你只具有其中一点,记得,要找只有另一点的人去合作,他们也在等着你!
再另外,即使是具有同样特点的人,其财富也是有差别的。同样出卖自己劳动力或者具有同样资本的人,其付出的脑力、体力不一样,所获得的收益也是不同的。就是说,两个一模一样的打工仔或者超级富二代,一个努力思考、肯付出辛苦,另一个成天打游戏睡觉,前一类还是要比后一类财富来的多的。但是聪明刻苦的打工仔总与打游戏睡觉的超级富二代比,就是给自己的人生添堵而已。
富人:是想到某些事儿,目标定下了,并为之开始筹措。因为这样的思维,没什么可以拦住他们做事,没钱可以借,没人可以请,不懂可以外包,限制可以规避,敌人可以和好,对手可以买通。
所谓,性非异也,善于物也。
普通人的提升
同时,再强调一点,如果你是个普通人,或者自认是个普通人,但是又有上进心,不如务实一点,脚踏实地的往前走。
曾经有个公司的公关部经理,儿子已经5岁,她每天要上班、做家务、带孩子。但她拥有人事部二级口译证书,每个月都有天南海北的会议翻译任务,还兼任这家口译中心的导师。
打开她的博客,已经更新了500多页,有2000多个帖子,全部都是每天她自己做口译练习的文章,平均每天两篇长的一篇短的。她坚持做这件事已经快10年了,非专业出身的她因为爱好英语而一直努力。
她说,10年前,她曾经看到一份调查报告,一个人如果要掌握一项技能,成为专家,需要不间断地练习10000个小时。当时她算了一笔账,如果每天练习5个小时,每年300天的话,那么需要7年的时间,一个人才能掌握这项技能。
?
她说:“的是,我知道自己想掌握什么技能,我只需要立马投入干起来就行了,我没有5个小时的时间,我每天只能学习3个小时,现在已经快10年了,我觉得自己差不多已经掌握了这个技能吧。”
再比如,披头士乐队在成名前已经参加过1200场演出。可是为什么你做了10年公务员还只是一名小职员?为什么在家里做了7年的饭,没变成特级大厨,反而发现婚姻到了7年之痒呢?
那是因为,你没有投入精力和热情来练习一项技能。每天上班只是看报纸、上网、应付各种琐碎任务,每天做饭只是为了让家庭正常运转,并不用专业的眼光看待这件事。
不要再哀叹大学毕业之后专业就丢了。如果从初中开始算起,12年的学校教育,就算每天学习一门技能2小时,一年300天,你也只有7200小时,还有2800小时的缺口;就算你毕业后每天坚持练习1小时,你需要10年。
为什么理工科的人更容易成功?只要他们毕业后专业对口,还是做的那点事,那么他们就等于1天8小时都在练习。这2800小时,只需要1年多就填补了。可我们很多人,工作的内容并不是在练习技能,大部分是应对琐碎的人和事,实际上,是在荒废人生。
也许你会说,我是平凡人,我不想成为什么家,只想安安分分过日子。那只是你的错觉,时间在流逝,你每天重复重复再重复的那些行为,就是在塑造你,你不想成为什么人,可是你注定会成为什么人。
每天5个小时,如果你是用来看韩剧、翻手机、玩游戏,那么7年后,你会变成一个生活的旁观者,你最擅长的就是如数家珍地说起别人的成功和失败,自己身上找不到任何可说的东西。
花1分钟想一想,曾经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然后每天去做这件事。7年后,你会发现你已经可以靠这件事出去混饭吃了。
哪怕你喜爱逛街呢,你规定自己每天逛街3小时试试?可能一开始你觉得很高兴,每天如此,你会发现无聊。再坚持下去,你就开始琢磨了,我逛街还能发现点什么?还能搞出点什么花样?坚持下去,7年之后,你可能会成为时尚达人、形象设计专家、街拍摄影师、服装买手……
生命中的下一个7年,下一个10000小时,你打算怎样渡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