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垄断阴影未除,失去左晖的贝壳还能走多远?

2024年投资海外房产北京最新消息_海外房产投资会

申请条件:

18周岁或以上的:

1. 外国国民;

2. 中国籍而已取得外国永久性居民身份的人士;

3. 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

4. 台湾华籍居民

投资要求:

1. 申请人须在提出申请前的两年内的所有时间,绝对实益拥有不少于3000万港元的净资产(或等值外币);

2. 没有不良记录并符合一般的入境和保安所需的规定;

3. 申请人可携同受养人来港,包括其配偶、同性/异性伴侣及18周岁以下未婚的受养子女;

4. 投资3000万港元,包括:

2700万港元投资于金融资产和非住宅房地产(其中非住宅房地产的投资上限为1000万港元)

300万港元投资于创新科技领域的投资组合。

*新政策下暂免缴付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先免后缴)。

获准入境、逗留和延长逗留期限

1. 原则上批准:以访客身份在港逗留不多于180天,以作出投资

2. 正式批准:获准在港逗留不多于两年

3. 延长逗留期限:每次延长逗留期限不多于三年

4. 转永居:申请人及受养人在港连续通常居住不少于7年(2+3+3)

5. 7年后如没有满足通常居住,且投资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以申请无条件逗留

垄断阴影未除,失去左晖的贝壳还能走多远?

从发明蒸汽机、发电机、计算机,再到因特网的广泛应用,新的科技浪潮一直主导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大调整,并不断涌现出新的产业,促进社会进步。未来10年,又有哪些新产业值得我们期待?那些产业能够给投资人带来最丰厚的回报?

十年前企业全球市值TOP10

当前企业全球市值TOP10

互联网作为新产业从1995年网景上市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信息门户、电子商务、搜索、社交及共享经济等几个里程碑性的产品阶段,雅虎、亚马逊、谷歌、FaceBook、Uber等标杆企业不断将产业推向高点。未来,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将逐渐往深度精度发展,比如从满足用户的普遍性需求开始向个性化需求延伸。另一方面,“互联网+各行业”成为共识,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推动“万物互联”的时代到来。

未来10年,又有哪些新产业值得我们期待?那些产业能够给投资人带来最丰厚的回报?下文将细数我们认为的最具投资价值的十余个新兴产业。

1

云计算

企业向云端迁移是大势所趋。可以看到:1、公有云和私有云市场增长依然齐头并进,不是零和博弈;2、IaaS层面:拥有多元化的商业应用生态圈越来越重要,如亚马逊、谷歌、微软等;3、SaaS层面:主要集中在人力、OA、CRM、市场营销、B2B大宗商品购等领域,如SalesForce、Sap、Oracle等;4、PaaS层面:没有出现独立巨头,未来更可能由IaaS巨头向上或SaaS巨头向下延伸。国内云计算市场还处在萌芽期,市场蛋糕正变得越来越诱人。虽然阿里、腾讯、华为等IT巨头等纷纷进入,但中国企业级市场的复杂性使得IaaS层面依然存在机会;SaaS层面:除重点关注以上几个细分领域,还应重点分析具体的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国内客户的实际市场需求。

2

大数据

大数据行业的融资总额2013-2015年分别为8亿美金、15.4亿美金及20亿美金;2013-2015年融资分别为10起、42起及超过50起。“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行业,如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大数据+零售”、以丁香园为代表的“大数据+医疗”、以搜房网为代表的“大数据+房地产”等等。该领域的投资策略为:1、对于型大数据公司:数据足够庞大完整,数据价值足够有想象空间,数据挖掘整合能力足够强;2、对于技术型大数据公司:技术门槛够高,并足以让公司快速形成规模效应、网络效应,从而快速占领足够市场份额;3、对于应用型大数据公司:应用市场足够大,公司成长性好且可实现性强。

3

虚拟现实

目前全球虚拟现实行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仍处于早期起步阶段,供应链及各类配套设施还在摸索。然而虚拟现实的发展前景引人想象,具备广泛的应用空间,如游戏、、教育、体育、星际探索、医疗等等。当前各大机构均看好虚拟现实在未来5年将实现超高速增长,爆发近在咫尺。该领域的投资策略为:1、短期内,能够布局虚拟现实产业链的厂商,从硬件设备、内容生产到平台分发,均具备投资价值;2、从长远来看,虚拟现实的内容将是行业灵魂存在,投资成熟内容产业厂商将充满机会。

4

人工智能

根据预测,2024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11亿美元。初步的技术积累和数据积累已经在过去有了比较显著的规模效应,因而人工智能重塑各行各业的大潮即将来袭,并引发新一轮IT设备投资。未来3-5年智能化大潮将带来万亿级市场。在人工智能领域内,未来主要关注的方向包括:1、计算机视觉识别(以人脸识别为典型);2、计算机自适应(以各类机器人为例);3、各项细分底层技术领域(比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知识图谱)。

5

3D技术

经过过去几年3D打印的投资热,3D打印技术步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应用市场仍有待突破。专家预测2016年,中国3D打印机市场规模预测将扩大到100亿元。接下来新一轮的3D技术的投资热点,包括:1、3D打印专用材料及其工艺技术;2、3D建模和个性化定制设计软件;3、围绕3D打印技术出现的行业模式创新企业(即3D打印与教育、医疗和工业4.0等行业的结合)。

6

无人技术

无人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美国蒂尔集团预测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会从2015年的64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15亿美元,发展态势迅猛。无人驾驶汽车至今仍未揭面纱,但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该领域将会有2000亿美元到1.9万亿美元产值,届时中国无人驾驶汽车产值空间至少也在万亿规模,潜力无限。该领域可长期持续关注如下标的:1、随着政策逐渐放开,百度、谷歌、宝马、奥迪等巨头加紧布局无人驾驶汽车,我们重点侧重汽车电子相关硬件、车联网相关软件、整车等各个领域领导企业;2、无人机领域,我们将重点挖掘部件制造与总体设计细分领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提供商中非常有潜力的优质企业。

7

机器人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人工成本急剧上升以及整体经济结构面临转型,机器人未来的崛起及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已经被各大机构认可。未来无论短期或是长期,机器人行业的投资机遇巨大,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均有十分可观的市场规模:1、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具备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专业化能力,向更细分的领域和结构进行创新延伸;2、协作机器人可以与人协同工作并且广泛应用在生活中各种领域,属于“跨界”的产物;3、服务机器人则没有上限,具有远超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潜力,我们认为助老和医用的服务型机器人将领先发展。

8

新能源

中国是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度,同事减少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大力度的财政补贴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走向成熟,蕴含丰富投资机会:1、锂电池在中国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下游动力和储能电池需求巨大;2、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15年实现井喷式发展,产销量均超过3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00%,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3、超级电容在快速充放电、高循环寿命、高功率密度方面相比较锂电池有明显优势,能够广泛用于城市公交、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石油钻探、港口机械等领域。

9

新材料

新材料是新经济的基石,我国在军工、高铁、核电、航天航空等尖端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均离不开基础材料领域的突破。随着基础化学、基础材料、纳米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实力的不断积累,新材料领域的创新点将不断涌现,新材料将成为数万亿产值的市场:1、石墨烯的柔性、力学、光学、电学和微观量子特性与目前现有材料相比整体有明显优势,未来应用行业横跨电子、生物医疗、军工、精密制造业、化工等;2、碳纤维是应用相对成熟的新兴材料,相对于传统材料品质好,重量轻,未来需要在降低成本、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方面继续努力;3、新型膜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废气治理、锂电池等多个领域;4、生物基材料,用于齿科、骨科等,可取代、修复人体组织器官功能。

10

医疗服务

2016年医疗服务行业的驱动因素来自于药品行业景气度持续下滑,以及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分级诊疗和医生多点执业的推动下,公立医院借助民营资本盘活存量资产创造增量价。医疗服务业务为新技术提供了商业化的出口,而新技术给医疗服务业务提供了高附加值的项目。投资策略:1、符合医院利益诉求、以医为本的商业模式,比如康复医疗、检验领域,以及高端医学影像领域;2、具有一定门槛的连锁专科医院如妇儿、生殖、眼科、骨科、医疗美容等;3、连锁第三方服务如健康管理、第三方诊断等;4、一线城市的具有核心技术和专家的高端医院。

11

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

随着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生物制剂与生命科学技术正在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物制剂方面,越来越多的单抗药物对肿瘤、糖尿病等疑难杂症产生突破性疗效,“重磅”级新药频出。2014年全球销量前十大药物中,有7个为生物制剂,其中阿达木单抗位居全球销量首位,年销售额达110亿美元;生命科学方面,全球范围内,基因测序市场从2007年的794.1万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4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33.5%,预计未来几年依旧会保持快速增长;细胞免疫疗法等新兴技术也日渐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无疑是大健康领域极为重要的投资方向,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1、先进的基因测序及数据分析公司;2、技术驱动型生物制剂公司;3、与基因测序解读、个体化给药相结合的精准医疗公司;4、技术上取得突破的新型生物治疗方式,如CAR-T细胞免疫疗法等。

12

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市场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01年至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173亿元增长至2556亿元,增长了近15倍,复合增速达到23%。但从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与药品市场规模的对比来看,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大致为全球药品市场规模的40%,而我国这一比例低于15%,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内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等一批政策的出台,为国产创新医疗器械的快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1、与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相结合的高端医疗器械;2、国产创新型医疗器械;3、智能家用医疗器械;4、现有成熟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产品。

13

互联网医疗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引发各个行业的巨大变革,也为医疗行业带来巨大机遇。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领域技术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新技术与新商业模式快速渗透到医疗各个细分领域,从预防、诊断、治疗、购药都将全面开启一个智能化时代。同时,中国医疗行业特有的配置不合理、服务质量低、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都有赖于凭借互联网技术加以改善。同时也应看到,互联网医疗在国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传统医疗的改革必然是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因此对该领域的投资应保持乐观但谨慎的态度。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1、医药类电商平台;2、医疗大数据分析公司;3、慢病管理/健康管理在线平台;4、智能及可穿戴式医疗设备。

14

健康养老

健康养老产业受需求迫切和政策鼓励双向驱动,将迎来十分确定的发展机会。未来我国和个人将面对很大的养老压力。同时,养老作为“健康中国”的一部分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性高度。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中将挖掘投资机会:1、涉足养老核心产业---康复医疗,并已具备可行性和连锁化潜力发展模式的企业;2、积极探索创新养老模式的企业。

15

体育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各路巨头开始瞄准海外优质体育标的资产,渐渐向成熟体育盈利模式靠拢_门票、媒体转播权、赞助和体育衍生品,如万达购得盈方体育传媒和世界铁人三项公司(WTC)成为万达体育;阿里体育获得NFL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转播权等等。因此,拥有优质赛事和广大受众的体育行业标的将会持续收到资本的追捧。可以关注如下领域:1、体育各个细分领域拥有优质体育赛事IP的运营公司;2、冲击传统体育的行业,包括内容方和直播平台;3、体育运动相关的智能硬件+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导流到健康医疗领域的创业公司;4、聚焦大众健身的互联网健身上下游公司。

16

文化

消费升级使得国人的消费习惯逐渐向文化进行倾斜,消费人群和消费金额也越来越低龄化和增长化。

此外,伴随游戏、动漫衍生而来的二次元文化兴起,生产数字化、碎片化、化内容的自媒体大爆发,都将聚集大量新一代年轻用户,引发新的商业模式和机会。可以关注以下细分领域:1、拥有优质IP内容(生产或购买)和强大IP运营能力的公司;2、有海量用户及盈利能力的自媒体和新媒体;3、文化行业的大数据分析公司;4、二次元内容聚合社区;5、泛直播平台等。

17

教育

国内的民办教育市场规模超过6000亿元,而在线教育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吸引了无数资本和创业者竞折腰。经过过去一两年的洗礼,教育O2O(OnlinetoOffline)举步维艰,不仅没有革了传统教育的命,还在盈利模式的探索上不知所措。而传统线下教育培训机构除了拥有稳定的线下和师资以外,也在互联网+的攻势下顺应时代发展做出了很多改革。此外,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也将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创业机会。教育行业对于投资机构来说仍是一座金矿,重点关注如下领域:1、顺应高考改革而生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优质线下培训机构;2、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与职业经验分享平台;3、(性价比高的)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课堂体验的虚拟现实技术公司(硬件+软件+内容);4、专注在儿童教育领域的优质IP内容生产者。

本文整理自互联网,如有不便,请联系告知。

点击““咨询””,有商标品牌需求,召唤八戒顾问。

作者|刘工昌

5月19日贝壳公布了2021年一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截至3月31日,贝壳的营业收入为207亿元,同比增长190.7%,净利润10.59亿元,调整后净利润为15.02亿元。在住房交易上,贝壳一季度总交易额(GTV)为10696亿元,同比增长224.2%,其中,二手房6734亿元,同比增长244.2%,一手房3434亿元,同比增长194.9%,其他业务527亿元,同比增长1.3%。

结合2020年全年财报来看,总交易额34991亿元,净收入705亿元,与2019年相比增幅都在50%以上,而调整后的净利润为57.20亿元,同比增长245.4%。

这意味着贝壳从去年至今,一直处于业绩大增的状态。放眼全行业,以全国房屋交易额计算,2019年贝壳的市占率为9.5%,而主要竞争对手中原地产、我爱我家、乐有家为代表的主流经纪公司市占率分别仅为4.3%、1.9%、1.3%,与贝壳差距原拉越大。

贝壳到今天是怎么来的呢?

贝壳作为一个公司的名字正式出现只有7年,但它背后的载体链家的诞生则有了一段并不算短的 历史 。

1992年左晖从北京化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在北京奔波软件销售,后来又做了保险,有了一定的积蓄。2000年8月,左晖成立北京链家房地产展览展示中心,首创个人购房房展会。2001年11月12日,左晖成立链家地产。此后几年,链家发展一直出于不温不火之中。

2005年,“国八条”的出台,使得房地产行业第一次呈现行业趋冷,使得中间销售阶层的房屋中介纷纷倒闭,左晖的链家却趁机逆势扩张,迅速跻身主流中介企业中。

以楼盘字典打造行业标准

2008年,左晖雇了几百号人,不计成本地到30多个城市的小区数房子。

在虚信息充斥市场的2012年,左晖高调提出提出“100%真房源”:真实存在、真实在售、真实价格。

然而,这次“逆行”让链家连续损失了3个月。但也如左晖所笃定的,“100天后这些客户又会回来。问题在于,你能否坚持并忍受100天。

贝壳曾在全国上百个城市同步发起过一场“全民较真”,对于虚房源举报核实的,奖励举报者100元。此后,贝壳宣布天津、宁波等地真房源率达到了96%,贝壳通过房源VR化和楼盘字典给房源建立“”的方式确保房源信息。

为什么链家要如此大张旗鼓的追求“100%真房源”呢?

左晖等人认识到,“互联网对传统企业的改造,底层的冲突存在于互联网精神与传统企业秩序之间。而‘真房源’本质上就是信息对称,实现了这一点,权力便从传统组织转移到了系统和数据。”

由此,“楼盘字典”的概念被推出并在链家内部不断升级。2020年加入的彭永东很好地解释了背后的逻辑,“在这个行业里面,有房子、客户、经纪人这三方。所有数据必须有一个最初的载体,而最好的载体就是物理不动的房子。”

“这不是偶然的行动,而是战略性的判断,链家当时的目标就是要做中国房地产的基础数据库,它收录了包括房源房间门牌号、标准户型图、属息、配套设施信息、 历史 业务数据等多维度信息。”知情人士介绍。

2014年6月,链家便成立了专门的数据中心,提供二手房、新房、租房、旅居房产、海外房产等房产交易服务,并拥有业内独有的房屋数据、人群数据、交易数据,以数据技术驱动服务品质及行业效率的提升。此后,“楼盘字典”不断升级,2018年2月28日,历经数年准备的贝壳找房悄然上线,端出了国内数据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维度最全面的房屋信息数据库“楼盘字典”,以及在链家内部已经验证的ACN机制,向全行业开放。

2019年,彭永东参加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他在会上提出:“行业的进化即标准的进化,对于房产服务业来说,就是物的标准、服务的标准和人的标准的进步。”并将物、服务、人定义为居住服务业三大要素。

到2019年年初,链家记录在库的真实房屋突破1.85亿,覆盖中国325个城市的45万个小区。到了2020年贝壳找房4.0时代,公司进一步通过“蚁巢”智能集系统确保了“楼盘字典”的真实性,相应的楼盘数据的丰富程度由100多个字段扩展到433个字段来定义一套房屋。与此同时,每套房源的身份ID也保证了信息的统一和真实。

链家推出的“楼盘字典”解决了物的标准——真实,房源信息的真实。链家认为,这应是房地产交易的基础。

打造标准背后的规则

对贝壳来说,如果说“楼盘字典”解决了物的标准的话,那么,ACN(经纪人合作网络)解决的就是服务的标准和人的标准背后的规则问题。

2007年,链家引入了SE系统(SaleEfficiency),保证经纪人完成从房源录入、过程管理到成交撤单的所有环节,让公司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和风险管控。

经纪人合作网络(ACN)就是典型案例,其核心逻辑是拆流程、分利益、立规则。具体来看,链家把房源交易的各个环节拆分,每个环节对应房源录入人、钥匙的持有人、房子的带看人、客源成交人等,每个角色都会根据不同的贡献在ACN的制度下得到相应的利益分成。

“从本质上来看,ACN的合作机制把帮助客户的签约过程切分成了10个环节,基本上每一笔交易的背后都会有四五个经纪人的角色分担了这10个环节的工作,并按照不同的贡献获得各自的收入。”

如果说确立以真实房源为交易标准,是链家为良莠不齐的房产行业注入了一剂新鲜的活水的话,用ACN经纪人合作网络系统的房产,贝壳通过佣金分配机制规定房屋合作交易中心的经纪人角色、权利和义务,房产经纪人的工作模式被以工业化标准程式被分割。这也被外界视作左晖创立贝壳后给行业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说,它给乱象丛生的房产交易模式注入了可以清晰量化的工业化标准。

从非标到重新梳理流程、切分环节、实现分段标准化,链家用了18年的时间,所以大家说贝壳是“18年链家+2年贝壳”的集合体。“数字化的技术不难,难的是用数字化的技术重建规则,这是非交易型平台所不具备的经验,也是贝壳用20年时间打造的护城河。”分析人士表示。

链家靠什么盈利?

在2010年彭永东作为IBM咨询团队中的一员进驻贝壳。据知情人士讲述,当时IBM曾给链家总结出8种生意模式,其中之一为“收费站模式”,就是以交易为核心,然后向上下游延展。

贝壳手握真房源楼盘字典和ACN两大武器,这使得它能在充满主观意愿的房产交易中尽量做到工业化的规范要求。具体来说,在平台规则下,房产交易流程被拆分为多个环节,鼓励经纪人间相互合作,参与到不同环节中,分享收益;平台上的经纪品牌可无差别共享所有真实房源信息。

贝壳现在由新房+二手房业务部分组成,新房佣金跳点,二手房是总佣金8%+800手续费(银行审批300+过户500)

贝壳的口号是合作共赢,一套房源由多个角色组成,分别有录入人、维护人(三公里内)、实勘人(摄像师)、钥匙人、委托(、房产证复印件)、成交人组成,而比例是5-10-5-5-10-65组成,而佣金最低可以折到60%。佣金收取后,统一交至贝壳总部,2个工作日后打回相应的佣金数额。

链家二手房中介费率:

从二手房中介费率来看,链家高于其他品牌。

2020年度贝壳平台上,除了链家完成10119亿元二手房交易额之外,其他品牌完成的二手房交易额为9281亿元。

2019-2020年,贝壳平台对其他经纪品牌二手房交易额收取的服务费率0.34%、0.32%。

互联网+经纪人、新房+二手房、自营+平台,是房地产经纪行业的关键词。目前市场上,把这六个关键词组合的最好的是贝壳,这中间的根本原因是分利,贝壳的经纪人的利益链接做得更好。

从总体上讲,链家网模仿的是美国著名的房地产信息查询网Zillow的经营模式,它是从美国房产中介MLS买过来房产原始数据,进而通过能以此给客户提供有信服力的数据这一前提,将网站区域的代理权以卖给经纪人,进而从经纪人这里收取佣金。

所以这个事的逻辑是,①Zillow从MLS处买房子数据,通过分析计算,精准的告诉消费者这套房子值多少钱。②经纪人购买Zillow的区域代理或者是广告占位,乃至于点击量,行成精准获客。③经纪人根据MLS系统获取房源,带看成交。

现在的贝壳相当于Zillow与MLS的结合体。现在的MLS系统融合了美国90%以上的二手房源,不过其房源主要靠花钱去买,而贝壳早期主要靠人去数,现在它没有公开公布房源信息的来源,估计多半也是靠买,从这点上贝壳与MLS逐渐趋同。

而MLS其存在价值,更多的像律师,房源方可以委托给经纪人来挂牌、出售,而买房经纪人也会帮忙带看、砍价,各为其主,这才是MLS的核心。

今后的贝壳要想扩大利润来源,靠单纯的吃差价和广告也是不够的,它也要像MLS一样,从房产交易本身再分一杯羹,才能获取其利益的最大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你说贝壳吃了原告吃被告,是说得过去的。

但中国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房源,各家房地产公司,只卖自己卖的房子,或者与少部分关系好的同业交换房源,但局限性很强。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使消费者在房地产交易上变得事倍功半,也造成信息的不流通,产生因为不透明化而导致的房地产市场不规范,交易品质下降,客人花了钱,却买不到满意的房子。

而链家敢于开放自己的所有基因,服务过15万经纪人8000门店的链家运营体系将会开放给加入贝壳的各大商家与经纪公司,这本身需要极大的魄力的。

链家的做法是赋能于行业,给同行完全一样的链家基因,帮助良性运营。线上的流量质量应该有个全网提升,我们真实消费者才信。规矩的建立,今天的行业由经纪人损害客户或者公司利益最多会被开除,换个公司继续干,未来整个行业的应该是有一个共有的规矩的,经纪人想要长期职业化发展就要守规矩。改变经纪人和客户的博弈关系,通过机制去让客户信任而不是话术去套路对方。平台化也应当去保障经纪人的权益,需要有个组织去维护经纪人的利益。

“我们在做个球场,希望在这里踢球的人越来越多,规矩越来越好”,左晖曾用足球形容贝壳,在他看来,行业本质在发生变化,贝壳做的事情,是以店长和经纪人为中心在重筑整个行业生态。

贝壳高歌猛进

2015年,链家先后在成都、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一二线发达城市以不同方式合并了伊诚地产、德佑地产、易家、中联(地产)集团、北京高策等共计11家房地产中介企业。收购之后,链家的经纪人数量从5万人猛增至近10万人。

短短两年时间,贝壳找房做到了中国最大的房产交易和服务平台。

一切就绪,准备赴美上市。2020年8月13日,贝壳找房在纽交所敲钟。招股书显示,贝壳找房2019年实现GTV(交易总额)2.13万亿元,同比增长84.5%。在中国所有商业平台中,其体量仅次于阿里巴巴。2020年其总营收达到705亿元,同比增长53.2%,全年净利润为27.78亿元。

招股书披露,本次IPO前,贝壳集团所有高管及其董事共持有公司51%的股份,其中左晖通过PropitiousGlobal Holdings Limited公司持有28.9%的股份,但拥有46.8%的投票权,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另外,腾讯及其相关实体、软银旗下投资公司SVFII Shell Subco (Singapore) Pte.Ltd.、高瓴资本及其相关实体分别持有贝壳12.3%、10.2和5.3%的股份。

从目前来看,贝壳各项指标都处于房地产行业的极好段位。决定房产行业关键的现金流,贝壳在2017年至2019年储备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82亿元、128亿元和319亿元。

上市首日,贝壳找房开盘价达到35.06美元/股,较发行价暴涨75%;最终收盘报37.44美元/股,涨幅超87%,总市值达422亿美元。

上市后三个月左右,贝壳找房股价股价翻了200倍左右。2020年11月25日,贝壳找房又宣布完成20.5亿美元增发。

贝壳上市后,股价最高点达79.4美元/股,市值940亿美元,约为人民币6000亿元,几乎相当于中国头部房地产公司碧桂园、万科、恒大市值之和。

垄断阴影未除

4月10日,前58集团CEO姚劲波曾公开质疑贝壳找房“二选一”,呼吁国家对其进行处罚。与此同时,姚劲波还附上了两张,其一是贝壳找房APP中,房源信息下明确标有“独家”标识;其二是一页协议照片,照片内容显示贝壳在合同中要求乙方“自愿”选择独家与贝壳合作。

针对此事,贝壳方面回应表示,自创立起,贝壳坚持依法经营,完善合规体系,以 科技 驱动行业良性发展。

实际上,伴随着这几年贝壳的发展,垄断的质疑并非首次出现。贝壳找房CEO彭永东曾表示,贝壳是在做行业的基础设施、规则,本身并没有跟谁竞争,因此,不存在垄断问题。

来源微博截图

4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集中公布互联网平台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承诺》(第三批)。爱奇艺、贝壳找房、当当、多点、去哪儿、搜狗、58同城、饿了么、阅文、阿里巴巴、贝贝网(第三批)

毫无疑问贝壳确实已经进入了总局监管的最高名单,而且是34家被“点名”的全国性互联网平台中唯一的房产中介平台。不少人认为贝壳既做平台网站又做经纪业务,相当于“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

5月8日,有媒体报道,目前贝壳找房平台正在配合监管部门自检自查,至于贝壳找房是否涉嫌垄断,还需要详尽的数据调查。如今,地方的调控之矛,也越来越多地指向贝壳。北京、上海、杭州、成都、深圳、苏州、武汉、东莞……纷纷盯上贝壳,或者下架房源,或者提出二手房调控目标。

更早之前,2019年9月,浙江省金华百家房地产中介机构代表共同签署了《反壳联盟条约》,联盟中530家门店喊出“反对垄断,抵制不良竞争”;2020年4月,江苏盐城百家中介公司也以“抵制不良竞争”理由反抗贝壳系。

5月25日下午,路透社突然同时发布了一则消息,消息人士称,最近几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一直在正式调查贝壳找房是否强迫房地产开发商只在其平台上列出住房信息,包括链家和贝壳,也就是所谓的“二选一”。该调查尚未公开宣布。目前还不知道调查何时结束,也不知道它可能会给贝壳找房带来什么影响。

根据《反垄断法》,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可以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由于房地产行业基本属于在地交易,各类中介平台会在不同的城市相互竞争。

从全国范围看,贝壳所占比率目前还不到10%。贝壳找房CEO彭永东回应垄断话题时曾表示,“我们2018年的市占率只有5.3%,2019年达到9.1%,今年大概达到了12%-13%。”

但在单一城市内,比如北京,左晖在2015年时就曾对媒体表示,链家在北京的市场份额约为55%—60%。这毫无疑问已够得上垄断标准。

贝壳旗下有包括链家、自如、德佑、中环、住商、21世纪不动产等多个品牌。在线下,贝壳拥有45.6万经纪人与4.2万家经纪门店;在线上,贝壳已经形成了2.26亿套房源信息的楼盘字典库,将交易和服务标准化。楼盘字典+经纪人,贝壳筑起了它的商业护城河。

靠线上、线下的合围,很少有买房人能躲过贝壳之手。

尽管贝壳极力辩解,但人们还是从贝壳的行为上找到了垄断因子。

有观点认为,贝壳利用自身优势地位在一些城市提高二手房交易佣金,十分“强势”。据此前多家媒体报道,今年年初,贝壳在深圳、广州、成都、郑州、重庆等多个热点城市将中介费由2%上调至3%,其中买家承担2%,卖家承担1%。

不仅消费者,连开放商也不放过。贝壳在天津的206个项目,渠道费为3%以上的项目竟然有122个,有18个项目的渠道费超过了5%。

据说,2017年的某个论坛上,一位清华大学教授对链家网CEO彭永东说:“你们的模式就是两头骗,骗完房东骗购房者。”

中信证券在去年7月发表的研报中指出,长期来看,贝壳能否真正定义房屋交易的基础设施?这既是一个商业赛道的竞争问题,也是一个市场监管的问题。

左晖曾说,中国的中介费并不算高,大概在2.5%左右,美国、日本都是6%,南非是8%,香港虽然是2%但是有预支费用。

言下之意,贝壳的野心还只是八字一撇,中介费上涨仍有空间。

2021年4月,北京对链家、我爱我家等6家涉嫌炒作学区房的门店进行停业整改。违法违规行为包括:以隐瞒等不正当方式诱骗消费者交易、擅自对外发布房源信息。北京列举了严打的行为,就包括房地产经纪机构制造紧张气氛、炒作学区房、哄抬房价行为等。更早之前,链家在上海、北京曾实施“独家代理”模式,推涨房价,被住建委叫停。

这里要说一下,我们前面讲过,这里二手房佣金卖家买家双承担,实际上是贝壳商业模式中摆脱亏损走向正财务循环的一个趋势,从本质上讲,贝壳选择这样的商业模式,走到这一步就是无法避免的,但究竟是不是额外利用了其局部地区居于垄断地位的商业支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风光并非永远无限

贝壳如此风光,不能不引起行业巨头高度警惕。

如果说姚劲波的58同城们在贝壳眼里已不足为虑的话,另两家巨头的进入则该引起贝壳的足够警惕。

首先是易居联手阿里天猫好房刚刚成为易居全资子公司,易居董事局周忻在发布会上信心满满地喊出“房产交易因我们而简单”的口号,表示未来要实现平台每日活跃用户300万、年交易额超2万亿、年营收500亿的目标。

其次是恒大推出的房车宝。

据恒大管理层在今年的业绩会上披露,目前房车宝已有门店4.3万家,去年交易规模(GTV)为1.2万亿元,预计在2021年底GTV达2.2万亿,进一步接近贝壳。

相比之下, 截至2020年末,贝壳找房旗下门店数约4.69万,交易规模为3.5万亿元。如此看来,房车宝的规模正向贝壳步步逼近。

更重要的是,恒大已为今年房车宝进行更大规模的并购提供了充足的“”。3月29日,恒大官宣房车宝引入17家战略投资者,融资额达163.50亿港元。今年,恒大将“房车宝”通过资本市场上市。

目前,房车宝上还大多是恒大的房源,后续能否如愿成为开放平台尚未可知。不过,留给房车宝的市场空间仍旧很大。

据CIC报告估计,2024年全国房产交易总额可达30.7万亿元,2019年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可达到6.6%。贝壳目前其市占率不到四分之一。

在整个市场仍处于一片蓝海状态下,贝壳依靠房源真实与经纪人规范化所构筑的20年护城河能否禁得起后来巨头们的强烈冲击,谁也说不清楚。

也正如左晖所说,贝壳做的“难而正确”的事情,要走的路还很远。而今他的离去,无疑给这份未竟的事业增添了更大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