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房产客户资源不足_海外房产平台方案
1.求一篇论文 2000字 你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2.葡萄牙移民和西班牙移民的政策哪个更好
3.在菲律宾的朋友们,工资待遇什么水平了
4.人民币升值是好是坏?
或许你不相信,其实有钱人并没有钱。
大部分有钱人手上的现金,都是抵押资产融资,是借来的。
除了基础的生活成本以外,有钱人基本上没什么钱,即便是账上有个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现金,但负债金额一般都远高于这个数。
有钱人的买卖,基本上都是不停的投资,尤其是买不动产和投资股权。
想要知道有钱人把钱都放哪儿了,就得明白有钱人是怎么来的,有钱人的钱都是从哪儿赚的。
从胡润财富榜的数据来看,中国最有钱的人,几乎清一色都是上市公司的创始人。
也就是说,这些人最大的财富,就是上市公司的股份。
决定他们财富究竟有多少的,是上市公司的股价。
他们有多少现金,取决于上市公司每年的分红有多少。
目前,中国的富人中,可统计资产超过20亿元的,共有2398位,都是企业家。
这说明,能创造财富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创业成功。
根本不是投资,不是炒股,更不是炒房。
而富人最主要的财富,或者说资产,就是企业的股权。
如果抛开股权不谈,那么有钱人把剩下的钱都放哪儿了?
第一、股权投资
没看错,有钱人投资最多的是股权。
他们不仅喜欢自己公司的股权,也钟爱投资别人的公司。
大部分有钱人会联合创立股权投资基金,或者成为部分风投创投公司背后的合伙人,通过风险投资的方式,去把钱投入市场。
当然,头部几位富豪,比如二马,他们直接用自己公司的资金去做风投即可。
经历过创业致富的他们,明白最大的创富方式就是创业,只不过自己不再创业了,而是投资别人的创业,分享资本的红利。
虽说创投并不是说百分百赚钱,阿里系和腾讯系偶尔也会折戟,但是他们投资出去成功的创业公司比例,远比正常公司创业成功率高的多得多。
所以,有钱人不仅持有自己家公司的股权,一般都还持有其他公司的股权。
第二、不动产
这里指的不动产,不单单指住宅和豪宅,还有写字楼、酒店、商铺等。
印象中富人有很多房,事实是富人名下会有几套豪宅、别墅,但其实没有那么多的房产,大部分都会选择持有在亲戚名下。
富人对于豪宅,那是身份的体现,但对于地产投资并没有那么青睐,毕竟房子多了打理起来麻烦,自己更是不可能把房子拿去出租。
所以会选择几个主要生活的地方都买一套豪宅,仅此而已。
不过豪宅的总价格可是不低的,一套可以折几十套普通的商品房。
富人对于酒店、商铺、写字楼,其实都是很感兴趣的。
只不过这些资产通常不会以个人名义直接持有,而是用自己创立的皮包公司去变相持有。
另外,一般富人都会有自己的运营团队,专门去运作这部分资产。
第三、海外资产以及黄金外汇
这部分可能在实际统计中很难统计,但事实是,富人拥有大量的海外资产,不仅是海外的房子、现金、投资基金、保险、黄金投资,甚至还有海外企业的股权。
富人家里,黄金和外汇都是必备的,而且都是现金和现货形式。
海外资产和现金资产,都是隐匿资产,对于富人来说,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第四、奢侈品和收藏品
奢侈品和收藏品,都是富人的最爱。
这两类资产不仅仅是身份的象征,更重要的是他们还相对保值。
奢侈品只要是限量的,基本都是保值的,而收藏品更不用说了,不仅保值还升值。
那些古玩、字画、艺术品等,随着富人越来越富,也是价格越来越贵。
发家致富是很多人的梦想,但盲目创业却导致了负债累累。
由于领导力和管理能力的不足,决定大部分人是不具备创业致富能力的。
踏踏实实的工作,从工作裂变开始做企业,是相对比较靠谱的途径。
当然,绝大多数的企业,即便开起来了,也盈利了,但是距离公司上市也很远。
要通过打工成为有钱人,其实是可以实现的,毕竟中国也有打工皇帝,打工女皇。
只不过想从一个有钱人,变成富豪,不仅需要努力,还需要时代的机遇。
中国顶级的富豪,大都是坐上了互联网的风口,一部分是抓住了房地产的机遇,还有一些则是踏踏实实的做制造业。
普通人,可能努力一辈子都无法成为富豪,但是通过努力一定可以实现财富自由,因为财富自由的标准并没有那么高。
在收入良好、现金流充足的时候,要多配置资产,同时还需要努力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时刻保持自己的赚钱能力。
最后, 健康 的身体是每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富人毕生的追求之一。
你可能没有富人那么有钱,但你可以比富人过的很开心,活的更久更 健康 。
高净值有钱人,相信所有的读者都十分感兴趣,毕竟日常不常见到。对于题主的问题,我讲几个有钱人理财的案例:
1、前几年在北京的时候,认识一位高净值客户,很具有代表性。她理财的观点也很特殊:保持相对资产高位。读者是不是一听到这个词语就蒙圈了?啥叫“保持相对资产高位”?
简单说就是:有钱就买房。在北京有钱就买房,可以算得上实打实的土豪了。但,这个理财的观点确实让她不管是身边高净值朋友还是认识的一些朋友,所表现出来的财富实力,确实能保持在朋友圈中的高位。
她将房地产当做一种 社会 、市场的资产。与她交流时候,也有所感悟。首先谈到了城市与乡村的区别,所谓城市包括了居民、街道、医院、学校、公共设施、写字楼、商场、广场、公元等,而乡村所具备与其相反,但达不到城市的便利程度,比如乡村虽然有路路通,但通往商场、写字楼的时间却不短,可在城市也许近在咫尺。城市与乡村,有很大的区别,并且城市逐渐化。
其次,城市的逐渐完善,一些成熟区域可以用“无房可售”形容。所有人看新闻、听消息都是一些房产负面信息,因为这让更多的人有共振,但实际一些城市的成熟区域,没有新盘开售,也是“无房可售”的状态。也就是说,城市的规划不是无节制规划,现在成熟的区域回想十年前也是不成熟,而现在一些新区,也是城市的。
再是,城市的有很大的区分。她并不认为现在城市的郊区有巨大的潜力,也不认为城市成熟区域还有着什么潜力,而是认为城市新区具有商圈且未来大概率人流量大的地区。可以理解为她对房产的选择是地段选择。
最后,如果是单纯房地产投资,也就是炒房,根本就讨不到好处,毕竟政策在那里。她选择的房产是城市优质地区且具有潜力的房产。当然,这些房产并不空置,而是选择出租。她当时意犹未尽的说过她最成功的房产投资,是在她老家城市的新区店铺。虽然当时投资的价格并不便宜,但现在单租金的回报率就高达15%!
她的理念就是把钱拿来购买房产,然后保持资产高位。我对此印象深刻在于,经历了这么多年,她的财富只增没减。所以“保持相对资产高位”是一种有钱人的选择。
2、我有一个同行,也是在北京认识的,我现在回到老家,时常也有联系。当然,他算是有钱人,我就不算了,呵~。因为所在工作的原因,他投资的理念也很突出:将资金投资股市核心!
他并不算是证券从业人员,所以能自己投资股票。什么叫“股市核心”呢?股市有3700家上市公司,市场中有千千万万家公司,到底哪家好,哪家不好呢?这就好比上述中讲到房产投资的那位理念是一样的,她选择城市的,而这同行选择的是股市。
股市就好比是一座城市,市中心就那么大的位置,而股市上市公司几千家,而中心资产也就只有那么多。简单讲就是:优质上市公司。当然了,他的这种投资方式虽然有资产的波动,但近些年来让他收益颇丰。
讲到股市,很多读者会云里雾里的,毕竟较接触房产股市的投资理念,还是少有人懂得。我觉得他把资金放到股市核心资产中,很具有代表性。股市是上市公司的股市,是数千家公司汇集在一起的股市,而这些上市公司哪些最质优,哪些能每年价值提升呢?这些核心资产,代表着优质竞争性。而在这种竞争下,往往优质的上市公司股价上涨会发挥的更强。
3、2018年的时候我去考察过一个养殖场,一位投资人的投资观点则是:商品!他仅仅投资养殖相关的企工厂、企业、公司,并且十分成功。讲到这一点,更多的读者会云里雾里,当时在交流的时候,我也云里雾里。
什么叫商品?养殖业的种类很多,包括了养鸡、养猪、养牛等,而最终鸡肉、鸡蛋、猪肉、牛肉就会成为商品,然后流通于市场。他只投资养殖业,并且以商品打通各个渠道。可不要小看这个行业,日常中的肉食品是必需品,每一座城市都有需求。他是将养殖的工厂作为了十分重要的商品投资,并且只要他养殖回笼的资金,在不影响他生产以及管理、技术人员配置齐全的基础上就会去各个地方建厂投资。而这种,在他眼里是市场不可或缺的。
4、前些年刚回到老家的时候,与朋友一起做过商贸生意,这个很多读者知晓。2016年的时候,武汉有位朋友来到我这里,也是做酒的。那个时候正逢白酒行业最不好的时候“塑化剂”风波的影响。而他从开始进入 社会 就做酒,算是老前辈,投资的理念则是:存酒。
可能有钱人把钱放在那里与行业有着极大的关系。那个时候我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贵州茅台酒市场消化并不理想,当时的出厂价大约在650元/瓶。然后就陆陆续续的存酒,因为他本身也做酒,那个时候销路还是有影响,但依旧存酒。而现在贵州茅台的市场价格约在2400元左右每瓶。
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选择,基本上都是选择投资在自己最为熟悉的行业中成功。当然,也有有钱人将资金放到不熟悉的行业,但大多都是失败的。
举两个身边的例子吧,他们不算特别有钱,但是几千万资产还是妥妥的。通过他们的案例,你可以看到如何“钱生钱”的!
第一个,小企业老板10多年前,他不过是一个电脑城的软件销售人员,他所在的单位代理各类软件销售。后来单位不景气,他失业了,但却迎来了他的新生!
他当年在公司代理过一些财务软件、医疗软件,他摸清了门路,为什么不自己代理呢?
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个体户”生涯,从软件代销,一步一步发展到招人开发专用的医疗软件,用于医院!
他一家一家地跑业务,他后来终于突破了。公司有了10多个人,赚了200多万,除了买了辆20多万的车外,他开始投资买房,他花钱买了半层办公楼(部分),当时值200多万,另外买了一套房,价值100多万。这是第一阶段的资产管理。
后来,公司继续盈利,过了三年,他原来买的房和办公楼,已经翻倍,于是他加大公司投入,于此同时,家里购买了一套别墅……
资金滚动之下,他的资产几年前都已经过2000万了!
第二个,个体户另一个亲戚,家里是做蔬菜生意的,你别小看老百姓的菜篮子工程,需求量大,也挣钱!
一般的小摊位自然不挣钱,亲戚家最早也是小摊位做起,后来慢慢重点开发各大餐饮店,以大量配送为主;再后来,做蔬菜批发,兼给各大餐馆大量配货。
这是他们的主营业务,同样,有了钱之后的他们,开始投入房产,先后买了三套商品房,两套门面,当然,都是,他们说:不,简直就是傻子!
因为前10多年,重庆房价上涨较快,很多都是翻倍,甚至3倍的地段都有,所以,他们靠房产就妥妥地进入1000万级别。
前两年,他们又开了宾馆,在城市最核心的商圈,同时也是 旅游 步行街,目前此项目为他估计赚了上百万。
以上两位,因为都是做实业的,财产都是一点点积累的,所以,他们对股票很谨慎,几乎不涉及,偶尔有买理财。
他们原则上说,不算特别有钱的人,但是他们对于资产的管理却都有共同点:那就是充分结合当时的趋势,让钱“转起来”,而不是存银行!
求一篇论文 2000字 你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离岸软件外包公司,离岸IT外包.....
离岸外包的大潮来了,席卷美国,冲击欧洲,也波及到了亚洲国家。在这次浪潮中,受影响的行业十分广泛,电信业身处其中,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趋势的必然性。
像过去的许多商业潮流一样,离岸外包是一柄“双刃剑”。它一方面将导致电信业成本结构的根本性改变,从而带来效率的提高和服务的改进;另一方面也有可能造成运营体系的复杂化甚至导致失控。
在全球的大型电信公司将目光投向发展中国家的今天,我们应当如何面对离岸外包的热潮?首先,热潮之中有机遇,提高国民的技术素质和语言文化素质,才能抓住外包中的机会;其次,在国外企业绞尽脑汁寻求成本削减良方的事实中,国内的企业应该有所警醒,并思考自己的经营管理之道。
离岸外包,它既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必然趋势,又是一个必须谨慎对待的重大商业战略。
电信业近年来的起伏已经无须赘言。当前,电信运营商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在削减成本的同时提高收入,离岸外包正是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
——效益
离岸外包能够带来的效益非常明显。首先是大大降低成本,一半以上的网络运营商进行离岸外包的初衷就是削减成本。及早取离岸外包战略的企业,预计可节省约两至三成的成本开支以及其他额外开支。这些开支主要包括劳动力开支、招聘费用、国家保险费用和房地产等。单是劳动力开支这一项,印度员工的薪酬可能只有美国员工的十分之一左右。
离岸外包能带来的第二个好处就是提高质量。随着电信业迈向先进的数据化服务,技术熟练而薪酬要求较低的员工对企业非常重要。在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受过良好教育的员工甚至比美国本土的员工具有更高的素质,这些员工的加盟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大有益处。
其三,离岸外包还有助于加强企业竞争力,原因是工作团队遍布世界不同时区,可以全日24小时不停运作,缩短开发应用方案所需的时间。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全球电信业中,以往运营商要花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来测试产品的低效率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动力
虽然企业取离岸外包策略多数是出于削减成本的需要,但是成本压力并不是新近出现的问题。那么为什么离岸外包当前如此风行呢?这是因为多个方面的发展推动离岸外包成为现实。
15年前,一些金融服务和高科技制造领域的先锋企业启动了离岸外包战略,这些企业大都获得了成功,由此带来了“滚雪球”效应,为其他行业树立了典范。
通信技术的发展是另一个重要因素。以前,离岸外包企业的行为协调总是受到距离的限制,但是通信技术的突破消除了这一障碍。更廉价、更便捷、更先进的通信技术使得相距半个地球的沟通变得像面对面一样容易。
发展中国家教育水平的提高也成为吸引外国企业的原因。以印度为例,每年有200万大学生毕业,其中绝大多数具有流利的英语交流能力。许多评论家希望中国也能普及英语技能,以适应离岸外包企业的需要。
此外,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高科技热潮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发达国家的技术工人供不应求,一些企业转而寻找国外雇员。在这些雇员当中,大部分是外国移民,少部分在海外以离岸外包的形式工作。而无论是哪种情况,企业和他们的客户都逐渐习惯了与外国工人进行交流,这就形成了今天离岸外包潮流的基础。
——风险
虽然离岸外包具有种种好处,但是绝不要轻易作出决定,对于该战略带来的风险必须有充分的认识。
对于操作繁复而难以控制的业务,网络运营商必须制订崭新的业务运作程序,以确保妥善监控产品开发及客户支持活动,从而达到优质的服务水平。
各国的语言文化差异以及知识产权条例的保障程度不同,增加了沟通失误的可能性,例如在签订法定合约方面,上述差异可能会影响沟通效率或产生误会,阻碍工作进度。
来自国内团体及组织的反对,例如工会、反全球化人士及来自内部员工的阻力,均会影响离岸外包的效益。此外,外包目标国家的政局不稳或运营商欠成熟均会影响业务进展及保密程度,可导致离岸外包服务投资付诸流水。
* * *
分析师指出,网络运营商具有众多选择,不应视离岸外包为所有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法。在一些情况下,只要改善某项程序(例如发单程序),效益可能比离岸外包更佳。无论网络运营商取何种战略,离岸外包均属复杂的重要商业决定,事前必须细心分析研究,既要明白离岸外包带来的效益与商机,也要清楚相关的业务风险。
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来看,离岸外包(Offshoring)已经是大势所趋,日益成为关注的热点。 离岸外包是扩展到海外的外包,其形式主要有外包、创建全资子公司或与当地企业创办合资公司。
离岸外包能够带来的效益非常明显。首先是大大降低成本,成本削减是绝大多数运营商进行离岸外包的初衷,也是离岸外包战略带来的最直接、最明显的优势。成本的降低直接带来了更高的利润率,而长期看来,离岸外包将成为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它将从根本上改变行业的成本结构,甚至导致那些没有取该策略的运营商被淘汰出局。离岸外包所带来的第二个好处就是提高生产服务质量。运营商能以更低廉的成本雇用更高素质的人才,以支持更高技术层面的业务。其三,离岸外包能充分利用世界不同时区的差异,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工作,从而能够大大缩短产品和服务的上市周期。
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离岸外包也不例外,它是一柄“双刃剑”,在带来收益的同时必然蕴含着潜在的风险。离岸外包最大的忧虑就是它可能会带来运营复杂性的增加和失控的风险。因为,无论如何,把工作转向海外并实施远程管理总比在国内要复杂得多,并且与第三方或是与合资企业进行外包合作也增加了复杂性。运营商必须制订新的业务运作流程,以确保妥善监控产品开发及客户支持活动,从而达到优质的服务水平。离岸外包还可能遇到的困难包括各国语言障碍、文化差异、以及知识产权条例的保障程度不同,增加了沟通失误的可能性。例如在签订法定合约方面,上述差异可能会影响沟通效率或产生误会,阻碍工作进度。来自国内团体及组织的反对,例如工会、反全球化人士及来自内部员工的阻力,均会影响离岸外包的效益。外包目标国家的政局不稳或运营商欠成熟均会影响业务进展及保密程度,可导致离岸外包服务投资付诸流水。此外,使用海外员工会引起诸多安全问题,包括知识产权侵害问题和商业机密泄密等。
总部位于纽约、成立于1916年的世界著名商业论坛机构和研究机构美国经济咨询委员会(The Conference Board,简称TCB)发布了名为“谨慎对待离岸外包:决策制定体系”的报告,其中揭示:据估计,有一半的离岸外包的结果会低于预期值。因此,公司若考虑将工作转向海外发展,就不仅要考虑收益,而且还必须考虑风险。该报告指出,如果公司领导不能充分意识到离岸外包挑战的复杂性,公司的绩效将会下降,从而对公司运营造成很大影响。
“公司需要一个综合的决策制定体系来帮助高层管理人员理性和系统地评估离岸外包的风险和回报。”TCB关于离岸外包的高级顾问Ton Heijmen说。
报告指出,很多进行离岸外包的公司项目管理水平低下,内外部交流不足、过渡阶段设计不当。不少公司注意了安全方面的风险,却忽视了其它因素,如对公司名誉、社会责任和人力资本的损害,法律法规的困难等。
报告总结说,成功的离岸外包运营取决于对以下要素的综合分析,包括:地点、过程、范围和参与企业等。成功的公司必须考虑成本、便利、上市时间和等因素。它们必须在每个可能的市场,调查供应商和员工质量(包括他们的技能,语言能力和激励因素)及公司实行离岸外包的国家的商务环境、鼓励离岸外包运营的有效性等。报告包括离岸外包公司可使用的风险管理体系。
“一旦公司离岸外包,它便建立了一个虚拟企业——多个公司协调运作的网络,”Heijmen说,“除了高级的信息技术和沟通能力,这一虚拟组织还需要用组织管理和行为管理的特定方法,以及协调内外部关系。”
离岸外包属于复杂的重要商业决策,事前必须细心分析研究,既要明白离岸外包带来的效益与商机,也要清楚相关的业务风险。
TCB于4月27日—29日在纽约市举行了战略性外包生产会议。更多信息,请浏览.conference-board.org。
葡萄牙移民和西班牙移民的政策哪个更好
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成就、挑战与调整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选择了对外开放的正确道路。30年来。中国对外开放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有所发展。然而,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奖出限人的贸易战略、奖人限十的资本战略、追求外汇储备偏好为主要特征所构成的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到了需要做十调整的时候。本文在回顾中国对外开放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中国对外开放战略面临的挑战,从而探讨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调整方向。
一、中国对外开放战略道路的历史选择
(一)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理论途径
国际经济联系的主要途径是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开放战略,也就是在这两个方面的战略选择。
1、进口替代与出口促进的对外贸易战略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这条由古典经济学所阐述、并为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所证实了的道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仍然具有适用性。这不仅是因为外贸可以扩展中国家的总产出和出口,而且因为外贸可以换回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品及中间产品等,为发展中国家实行工业化、改变传统经济结构、提高产出与收入水平、实现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战略主要有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促进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从理论上来说,可以削减进口,减少对国外的经济依附;节约外汇、平衡国际收支;发展本国幼稚产业,实现工业化;发展制造品的生产和出口;增加工业部门劳动就业,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等等。可见,该战略的立足点,一是为了消除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的障碍,二是为了消除贸易条件不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为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出口促进战略,从理论上来说,可以利用本国自然条件优越或劳动力便宜等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先进的产品,通过扩大出口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出口的扩大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均收入,促进工业基础的强化和工业化进程;出口的扩大有助于提高本国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使产业结构高级化;由于出口促进的多为工业和制造品工业,因此出口扩大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就目标而言,出口促进战略的实施是为了实现全面工业化和迅速增长经济,并克服进口替代工业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的国际资本流动战略
发展中国家国内不足,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外部,因此,通过引进外资、利用外国援助等途径从外部获取是必要的。国外的流入,可以解决一国储蓄不足、外汇短缺、资本品稀缺等问题,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引进外资的主要利益在于:可能帮助发展中国家填补储蓄缺口,解决国际收支逆差问题;从国外获得国内生产急需的特殊的商品和劳务;从国外获得可以提高国内劳动生产率的技术、新的生产方法,以增强国内提高产十水平的能力;弥补国内技术、管理、企业才能方面的不足,等等。
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发展中国家应该适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原因在于: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进一步开拓内外市场,带动国内出口;利用全球要素价格差异,增强本国经济竞争力;促进国内经济结构的升级与优化。
(二)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现实选择
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对外经济基本上是处于封闭状况。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有着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资本和外汇都很短缺,发展经济面临严重的资本不足的约束;二是就业压力非常大,人均国民收入很低,发展经济面临国内市场不足的约束;三是国内比较便宜,例如劳动力和土地等都比较便宜。我国经济在当时的这三个特征,决定了我国当时对外经济的基本战略选择是:在贸易方面,实施出口促进战略;在资本流动方面,实施引进外资战略。
1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虽然提出了改革和对外开放,但在改革开放的前10年,我国的对外经济实际上发展较为缓慢。一直到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尤其是十四大之后,我国的对外经济才开始得以快速发展,国际收支中的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才开始在规模上有了起色。这种对外开放战略自1992年开始大规模推进,到了19年,又掀起了一个高潮。因为19年我国经济遇到了两个挑战,一个是亚洲金融危机,这场危机首先表现为对外汇的国际炒作,似乎只有外汇储备丰厚的国家,才可以阻击这场危机,因而有利于外汇储备增加的限人的贸易战略、奖人限出的资本战略的对外开放战略,就更加受到人们的推崇。另一个是中国宏观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出现了总需求不足,总需求不足导致了经济增长乏力,失业人口大量增加。对于这种总需求不足,当时我们虽然也试图通过刺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而启动,也就是试图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而加以刺激,但当时因为各种原因,除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所推动的投资对启动总需求有些作用外,别的措施似乎见效都甚慢,因而我们后来加大了国际政策对需求启动的力度,也就是通过扩大进口和积极引进外资而启动国内需求,后来恰恰正是因为这些扩大出口和积极引进外资的举措,才通过开发和占领国际市场而释放了国内需求严重不足的压力,弥补了国内市场的需求不足,有效地带动了经济增长,从而收到了启动经济的巨大效果。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WTO的其他成员,通过中国加入WTO,等于是承诺了中国享有WTO成员的基本权利。同时,这个承诺更多的是中国向所有的WTO成员的承诺。总的来看,在这个阶段中,我们的开放迈进了一大步。
二、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主要成就
(一)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自18年实行对外开放战略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重大成就。1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仅206亿美元,2007年进出口总额21737亿美元,比18年增长104.3倍,年均增长17.4%。其中,出口增长18.1%,进口增长16.7%。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位次已由18年的第29位跃升到2007年的第3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也由0.8%提高到7.7%。同时,中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由1980年的49.7%上升到2007年的94.9%。以食品、农副产品等为主的初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50.3%下降到2007年的5.1%。与此同时,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快速增长,而初级产品进口额占比下降。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8年的9.7%提高到2007年的66.8%,提高57.1个百分点。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对外贸易大国。从贸易依存度来看,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的程度非常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年度进出口总额及外贸依存度如图1所示。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远远大于对外直接投资,从而在资本项目下,我国逐年获得顺差。从图4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从1993年始,来自直接投资的资本项目年度顺差开始超过200亿美元,到2007年达到561亿美元。
(三)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
如前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贸易项目下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在资本项目下同样积累了大量的资本项目顺差,贸易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形成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使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加,18年以前,外汇储备从未超过10亿美元,直到1983年我国外汇储备只有8.9亿美元,2007年底达到1.53万亿美元,25年间增长了约1700倍,见图5。巨额的外汇储备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支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四)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简要评价
中国现行开放战略框架的主要特征是,我们在国际贸易下取了积极扩大出口而限制进口的方略,例如在出门上实行了出口退税比例较高的有利于扩大出口的退税政策,在进口上实行了比较严厉的进口关税政策,甚至不允许进口;在资本项目下,我们实行了大力吸引外资而限制资本外流的政策,例如对外资实行包括税收优惠和土地优惠在内的各种优惠政策,但对资本外流却严加控制。与这种开放战略相联系,我国的外汇体制实行了国家严格控制的行政性管理体制,不仅外汇的流动被严格控制,例如资本项目下的外汇兑换从不放开,而且外汇的价格也是控制的,实行定价原则,因此,外汇的流动和定价,都不是自由的和市场化的。这种以奖出限入的贸易战略、奖入限出的资本战略、追求外汇储备偏好为主要特征所构成的开放战略。
这种对外开放战略,非常快速地形成了贸易顺差和使外资大量地流入了我国,因而非常有效地增加了我国的外汇储备,同时又为我国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们的收入。当然,这种战略也对我国的改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形成了开放带动改革的体制变革效应。我国对外经济的这种战略选择,在当时是对的,是符合当时我国的国情的,我们对此不应有任何指责。然而,随着国内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发展,这种战略需要调整了。
三、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当前面临的挑战
(一)外贸依存度过高,使得国内经济更多地暴露于国际经济波动及国际贸易环境波动的风险中,增加了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难以持续平衡增长
30年来,我国实施的这种以扩大出口为基础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使得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即投资、消费、出口)的贡献排序是:出口、投资、消费。也就是说,我国经济增长表现为出口拉动型。从国际经济波动来看,当前,受次贷危机影响,美国经济增长已明显减缓,欧、日经济也深受其害,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整体减缓已基本成局,其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将逐步显现。尤其对那些依赖美国经济程度较高的国家,出口形势有可能变得更为严峻。有人已做八、预测,如果美国经济减缓1个百分点,世界经济可能减缓0.5个百分点左右,中国经济可能受此拖累放缓0.2—0.3个百分点。也许这种预测有点过头,但至少提醒我们。如果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出现萧条局面,对中国的出口影响肯定是不小的。近年来我国出口增长与美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粗略测算,美国GDP增长率下降1个百分点,会使我国十口增长率下降5个百分点左右。因此,如果美国经济减速明显,将对我国出口乃至经济增长的稳定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从国际贸易环境波动来看,中国产品遭遇贸易伙伴国的反倾销,大有势头越来越猛、品种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之势。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7年5月底,已有34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637起涉及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其中,反倾销调查573起,反补贴2起,保障措施调查51起,特保调查11起,涉及4000多种商品,影响了中国约186亿美元的出口贸易。2003年,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反倾销、保障措施及特保立案59起,涉案金额约22亿美元,涉案部门与2002年相比,增长了178%。从涉案数量和涉案金额看,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最严厉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和欧盟。仅2003年,美国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立案达到11项,涉案金额达18.5亿美元,占涉案总金额的84.1%。虽然从贸易总额上看,我国产品遭遇反倾销的总额度只占贸易出口量的1%,但是,近几年来遭遇反倾销的商品却呈非线性增长。有理由相信,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贸易救济措施的最大受害国。
(二)巨额的外汇储备不仅机会成本巨大,而且使得央行的外汇占款增大,加剧了国内流动性过剩,对国内经济形成强大冲击
巨额的外汇储备虽然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支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但持有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机会成本巨大。由于人民币汇率机制缺乏灵活性,导致货币供应量飙升。流动陆过剩,进而刺激投资,导致国内经济过热,助长了国内经济结构的扭曲,并且大大增加了物价上涨的压力。首先,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在不考虑顺差国的海外直接投资时,经常项刚匝差为顺差国带来的收益:美国国库收益率x顺差额;其机会成本:国内投资利润率x顺差额。由于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利润率通常高于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因此它们保持经常项目顺差一般意味着其国民的减少。从国际收支平衡的角度讲,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是引资国(资本项目匝差),这个国家就应该成为经常项目逆差国。双顺差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用高回报的股权同发达国家交换低回报的债权。除非外国所有权同技术引入不可分割,与FDI成功转化为相应贸易逆差的情况相比,FDI未能转化为相应经常项目逆差(贸易逆差)将导致国民减少。双顺差必然导致外汇储备的增加,而外汇储备代表了一个国家对美国的补贴。外汇储备越多意味着对美国的补贴越多,而对外国的补贴自然代表本国的损失。总之,从优化配置的角度来说,发展中国家通常不应该追求经常项目顺差。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多恩布什(RudiDornbusch)所言:“对于一个贫穷国家,不把用于国内投资以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而将其用于购买美国国债肯定是不理智的。”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是引资国,该国就应该把资本流入转化为相应的经常项目逆差(贸易逆差)。同时,随着美元的贬值,使得我们外汇储备本身也会有很大贬值。
其次,从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来看,这种战略导致我国国际收支严重失衡,过多的外汇流入我国,从而使得央行的外汇占款性货币发行数额太大。1993—2006年我国M2供应量和外汇占款情况见图6。从图6可以直观看到,样本期间,随着外汇占款的增长,我国的M2供应量在大幅度增长。
我们根据相关数据计算的外汇占款占M2供应量的比重见图7。从图7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样本期间,外汇占款在M2的比重,在1993年只有2.51%,自1995年始,即超过了10%,自2004年始超过20%,到2006年达到28.64%。其经济意义是,2006年约1/3广义货币供给来源于外汇占款。因为外汇占款过大而导致货币供给过多,从而出现了流动性过剩,使得包括消费品价格、投资品价格、资产价格在内的价格全面上涨,引发了国内经济严重失衡,出现了通货膨胀、经济过热和经济泡沫的压力。
(三)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远远超过对外直接投资,会给未来的国际收支带来一定隐患
面对滚滚而来的FDI,在未来,中国可能陷入一种为支付投资收益而十口的尴尬局面(余永定,19、2003)。举个例子,设中国的外国资本(FDI)存量为5000亿美元,如果其投资回报率是10%,投资者既可以把利润汇回本国也可以把利润用于再投资。把利润汇回本国意味着外资要汇出500亿美元的收益。这样,在经常项目中的投资收入这一项里,中国是负值。为了保持经常项目平衡,中国每年要有相应的500亿美元贸易顺差来弥补投资收入项目逆差。把利润用于再投资则表明在华外资存量将以10%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未来外国投资者将有更多的利润汇出。目前中国经济处于高速成长期,FDI的收益是很高的,这意味着中国国际收支中投资收入一项的逆差很大。但是。在中国的国际收支统计中,这一点并未体现出来。过去外资总是声称它们在中国的收益率很低,之所以在中国投资是因为看好中国的投资前景。事实并非如此。根据世界银行经济学家所作的调查研究,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收益率高达22%(中国经济学家似乎并未得出这样的结论)。鉴于FDI仍将持续流入中国,在未来5年内中国投资收入逆差可能会迅速增加。如果中国贸易顺差不能相应迅速增长中国就会出现经常项目逆差。当然。如果外资用得好,劳动生产率提高比较快,中国是有能力通过增加贸易顺差来抵消投资收入项目逆差的,但国际环境是否允许我们做到这一点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此外,如果中国对外投资迅速增加且收益率很高,中国的投资收入项目逆差也是可以避免的。但由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太小,所以利用中国的对外投资收益来抵消未来的外资在华投资收益的汇出,以对付可能的投资收益逆差收益的可能性似乎并不太大。
此外,如果说自改革开放以来到上世纪末20多年内,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解决城市大工业升级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资金不足问题,然而到现在这个问题已经不复存在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08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计算,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截至2008年6月,中国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贷差已经超过了13.4万亿元,截至2008年9月,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9055.85亿美元。考虑到金融机构沉淀的资金和巨额的外汇储备,我们需要追求这些资金的利用效率最大化和经济收益最大化。
基于上述分析,这种以奖出限人的贸易战略、奖人限出的资本战略、追求外汇储备偏好所构成的开放战略,不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四、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未来调整方向
(一)将国际收支平衡作为未来对外开放的战略目标
追求外汇储备的偏好是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特征。追求外汇储备也就是追求国际收支盈余,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受重商主义财富观的影响。重商主义认为,财富就是货币即金银。衡量一个国家富裕和发展程度的标准是看它拥有的货币量,而推动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积累货币。因此,国民财富增长的唯一途径是开展对外贸易,即把本国的剩余产品卖给别国以换回货币,或者通过转口贸易以赚取货币形态的利润。重商主义主张的发展战略是奖出限人的对外贸易,早期重商主义主张用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以及在对外贸易中多卖少买,来积累货币,即通过调节货币的运动来达到积累的目的。晚期重商主义允许货币输出国处,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但必须保持商品的输出超过输入,即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来达到积累的目的。
然而,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标志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何全方位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和两个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更合理地配置,是促进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相比仅仅依靠国内市场而言,通过扩大总需求促进增长,国内国外两种相比国内而言,通过扩大总供给促进增长。
从理论上来讲,在开放经济中,国际收支平衡(对外平衡)与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一起构成现代宏观经济目标,可见,国际收支平衡是国民经济均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收支的失衡,必然对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国际收支的均衡和失衡进行调节,以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这就是为什么现代宏观经济政策常常把国际收支平衡作为统筹国内外经济均衡的重要目标的原因。从实践方面来看,中国的经济发展实践验证了这一理论解释与预测的正确性,改革开放发来,中国所实行的出口促进型、外资依赖型的对外开放战略虽然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但它所带来的国际收支失衡既对当前的国内经济形成强大冲击,也给未来的国际收支带来隐患。随着当前国内经济及国际经济的变化,我们应该将追求双顺差的战略目标,调整为追求国际收支平衡的战略目标,以减轻外部经济对国内经济的冲击,以确保国内外经济的均衡。
(二)将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未来对外开放的战略重点
要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战略目标,尤其是要解决当前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经济造成的冲击,需要找到正确的战略重点作为突破口。国际收支平衡的数学表述:BP=NX+CF=0。其中,BP为国际收支盈余,NX为贸易账户盈余(净出口),CF为资本账户盈余(资本流量)。国际收支盈余:官方外汇储备的增加:贸易账户盈余+资本账户盈余。因此,从理论上来讲,有两种途径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第一,实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各自平衡,确保国际收支的总体平衡;第二,实现经济项目和资本项目的综合平衡,即一个项目下的盈余用另一个项目下的赤字来冲销。然而,实现贸易项目的平衡会对经济增长形成负面冲击,因为净出口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中国经济结构下,很难在短期内将经济调整为内需拉动型,对外需的依赖只能逐步减少,只有在内需足够大的条件下,实现贸易项目的平衡才可以减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果经常项目的不平衡在短期内难以平衡,那么着眼点就应该放在资本项目,促进对外直接投资一方面可以逐步实现资本项目的平衡,而且能够确保外汇储备的有效利用,并且减轻对国内经济的冲击。
根据当前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实际,我们认为,中国未来对外开放战略的重点在于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原因在于:第一,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解决当前外汇储备过多问题,实现外汇储备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只要我们的对外直接投资收益率高于购买国外债券的利率,就可以减少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随着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外汇储备的减少,可以减轻外汇占款的带来的人民币供应量的过度增长,从而有利于解决国内流动性过剩问题。第二,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还可以确保未来国际收支的平衡。可以预期,在中国巨大国内市场和高经济增长的吸引下,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仍将保持增长的势头,外商直接投资的利润在未来的汇回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对未来中国国际收支的负向冲击。如果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很大,从而带来的国外的投资收益较大,就能抵消在华外资收益的汇出,那也就不会存在未来发生收支危机的隐患。因此,我们应该将出口促进型、外资依赖型的对外开放战略重点,调整为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型的对外开放战略重点。
此外,根据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对外直接投资会对国内经济的其他方面形成正向影响。第一,对外直接投资会带动出口。Lipsey等(2000)对日本、美国、瑞典数据的研究表明,从制造业公司水平而言,日本母公司对国外一个地区的出口与母公司在当地的生产正相关,这种关系随时间越来越强,美国、瑞典情况与日本类似,只是强度较弱。Wilamoski和7inkler(1999)对美国与墨西哥的FDI与贸易关系的研究发现,美国FDI是两国贸易剧增的主要原因,而且出口效应超过进口效应。项本武(2006)对中国数据的研究也表明,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促进中国对东道国的出口,但对从东道国的进口却具有替代效应。第二,对外直接投资会带动国内就业。Lipsey(1994)对美国情况的一个研究结果是,海外生产份额高的美国公司相对于国内生产的公司来讲,就业人数更多,国外生产需要更多地服务于总部的R&D及监督就业。Blomstrom等(19)对美国与瑞典的比较研究表明,瑞典公司在给定母公司生产规模的条件下,国外生产越高,国内就业越多,在发展中国家的效应特别大。瑞典公司较少将劳动密集型生产配置于低工资国家,国外生产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生产需要母公司监督和就业。第三,对外直接投资会增加中国国民收入。Feldstein(1994)在对美国FDI流出的收益的计量研究中表明,一个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能以一个相当大的幅度提高美国的国民收入的现值,每1美元的FDI能为国民收入增加1.72美元的现值,接近于这些资金机会成本的2倍。第四,对外直接投资会促进国内经济结构升级。Wolff(2000)认为,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的中等技术含量经济体转变为90年代的高技术含量的经济体,转型速度比其主要竞争对手美国和德国要快得多。Blomstrom等(2000)认为,FDI流出在日本经济结构的调整中起着重要作用,日本公司生产活动的区位重新配置改变了日本经济的特征。
因此,大力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解决当前国内外经济失衡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形成和完善我国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的关键。对于我国经济未来的进一步增长来说,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必然的战略选择。
在菲律宾的朋友们,工资待遇什么水平了
以我的经验来说,西班牙移民更好一些。从经济,生活,投资方式,房产保值上综合来看,西班牙更具优势,,,
政策上西班牙购房移民,是50万欧元以上购房投资可以获得居留卡。50万欧的房产(可购买多个房产,只要累计资金数额达到标准即可) 。
并且西班牙移民还有一个非盈利项目,只需要投资10万欧元就可以,最好是在当地居住, 非营利性移民: 初次给予的居留期限为1年,之后可更换为2年居留,然后再更换一次2年居留后,就可以申请长期居留了。
西班牙移民,优点说的很多,缺点也给大家盘点一下,
1、通过买房获得的居留权,首先为临时居留。后期需要续签,或满足条件转国籍。
2、在居住时间不足的前提下,为了续签临时居留,保留房产是必须的,5年内不可出售,就是在拿到欧盟永居或西班牙护照前不可以卖掉,这是一直续卡的条件。
3、申请人,子女若超龄则无法继续作为随行子女身份续签居留权。当然如果能在西班牙居住满足条件,能通过语言考试的申请人自然不必担心这个问题。
但是作为想要“移民不移居”的申请人来说这条路就不那么好走了。除非保持房产不卖掉,这样就完美解决了
人民币升值是好是坏?
菲律宾的工资水平也分地区的,首都金融区的工资水平肯定会比偏僻的岛上高。以马尼拉的金融区Makati和BGC为例(都是大约值,特殊情况除外):
菲佣,住家保姆:包吃包住7千比索没有,不住家:8千-1万P;
刚毕业的大学生,1万8千P至2万P起价(2800RMB左右),有三至五年工作经验,大学文凭。这个阶段差别就比较大了,有些程序员可以拿到5-7万P(8千RMB左右),但有些停留在3万P上下(4千RMB左右);
高管/银行资深员工,拿1-2万RMB的也有,但是比较少高收入职业,比如做得比较好的房产中介,车行中介,一个月收入达到2-3万RMB的都有;
海外菲劳,经常有一些来菲律宾买房的客户说,菲律宾房价也不低,当地人怎么买得起,但是别忘了海外菲劳。菲律宾有庞大的海外劳动力,这些人源源不断的给国内家属寄钱。他们的收入水平拿到菲律宾来说还是很高的(海外菲劳不一定就是菲佣,至海外打工的菲律宾人也有很多是工程师,医生等);
外国人,在菲律宾工作的外国人收入也比较高。2万以上的很普遍。
货币关系到的方面太多了
一、人民币升值对货币政策和银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目前我国央行货币政策面临的严峻挑战就是流动性过剩。商业银行的结售汇业务获得大量的人民币头寸,加上储蓄的强劲增长,流动性明显过剩。我国外汇储备增长额中,很大一部分与人民币升值预期有关。为给汇率改革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避免国际热钱大规模涌入,央行通过压低市场利率,以提高国际投机资本的成本。但低利率和流动性泛滥又会导致一系列问题。
对商业银行而言,由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加上资本充足率等约束较强,过剩的资金大量涌入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这样所形成的市场利率既不能反映资金供求的实际状况,更不能发挥其重要经济杠杆的调节功能。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单一,利润的主要来源仍是存贷利差,冲动在此情况下始终是存在的,有可能引致信贷失控和投资反弹。
为了回笼过多的流动性,央行主要通过发行票据、正回购等手段,这样就使得公开市场操作成为对冲外汇占款的被动工具,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主动性因而受到了很大的质疑和挑战。当然,相反,人民币大幅升值会使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变得更加严重,导致货币政策操作更加被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加大,会对资本流动至少产生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是吸引更多的国际套汇与套利资本流入中国;二是国内居民持有外币的意愿下降,纷纷将外币存款换成人民币存款。居民外币储蓄存款余额在2003年6月份达到908亿美元的最高值,到2006年第二季度末下降到了657亿美元。
人民币升值对银行业的影响也是明显的,而银行关涉金融安全、经济安全。国际投资银行高盛曾发布报告预测,人民币每升值1%,中银的盈利便将降低3.3%,净利润将减少0.6%。建银2006年上半年仅汇兑损失就达24亿元,中国中银2006年上半年汇兑损失高达35亿元人民币。但以前预期的人民币升值对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收入结构和盈利模式等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这是因为我国银行主要业务都限于国内,因而银行资产负债的币种结构和收入结构都只是微调。
人民币升值使国内银行的外币存款有所减少。占国内外币存款市场49.8%的中国银行上半年境内外币储蓄存款为316.9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8.2亿美元。原来不少人士预期人民币升值将带来银行结汇业务持续大幅上升。然而,2006年以来,结汇量比2005年同期下降,尤其是2006年8月至9月初,多家银行的结汇量同比降低10%左右,相反,一些银行售汇量却同比增长了约10%。这是因为人民币升值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很多人认为它将是个平稳的过程,并逐步适应。此外,一个主要原因是受楼市调控及成交低迷的影响,境外汇款购房的资金流入减少。而且除中行外,我国大部分的上市银行业务范围基本在国内,拥有的外币资产和负债的比例较小,人民币资产负债和外币资产负债基本匹配,从事包括国际结算在内的国际业务的量也较少,对于表外业务产生的敞口通常会运用衍生品进行对冲,从经营上来看,升值的直接影响不是很大。
其实,人民币升值对银行业的影响体现在对综合经济的影响方面,进而影响到银行的生存环境。去年9月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2007年1月我国贸易顺差接近159亿美元,与去年1月份94.9亿美元的顺差相比,上涨幅度高达67%。面对美、欧的压力,汇率波动空间可能扩大,对国内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减少市场风险应成为各家银行的共识。
二、人民币升值对企业进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行业企业的影响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大量持有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的行业,如:航空、电力和电信行业。升值将导致以外币计价的资产贬值。而以外币计价的负债将因此下降,从而减轻了企业债务。第二种类型是销售产品、生产成本结构不同的行业。具体表现在:第一,产品价格以人民币结算、原材料从境外购,如造纸、汽车和机械设备行业,其生产成本因人民币升值而下降,从而提升企业利润;第二,产品价格以外币结算、原材料从境外购,如:石油、石化、纺织和钢铁行业,要看购成本下降能否弥补因产品价格下降造成的损失;第三,产品价格以外币结算、原材料从境内购,如:医药、家电、化工和有色金属行业,其负面影响最大。第三种类型是间接受益行业,如:房地产、商业地产、机场、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电力、供水和有线电视等行业。这些行业作为非贸易部门,纯粹以人民币计价资产,若人民币升值趋势持续,外资涌入将推动资产价格上涨进出口企业必须应从多方面入手,加强避险能力,主动进行汇率风险管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企业,有不同的规避汇率风险的方式。在我国外汇管理部门与银行出台的一些新政策措施和避险工具指导下,要因企制宜选择不同的产品,构成适宜的投资组合。一是利用金融工具进行避险。目前的汇率避险产品主要有远期结售汇业务、结构性结汇业务、择期交易、货币掉期等。远期结售汇是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主要的避险方式,但它对企业的汇率走势判断的准确性有较高的要求。利用金融市场工具规避汇率风险是国际市场上有货币暴露风险企业常用的固定外汇成本的方法。但目前我国金融机构提供的避险工具,从产品结构、设计、收费标准等方面与企业的需要存在一定差距,我国的金融机构也应适应人民币汇率浮动的需要,尽快向企业客户推出更多合适的避险品种。二是通过合同条款的选择回避汇率风险:包括签订短期合同、用多种计价货币或直接用人民币计价签约、协商使用固定汇率锁定成本、提前或推迟结算等。企业在签订涉外贸易合同时,应尽量在合同中加入汇率风险条款。在汇率变动导致企业利益受到损失时,则执行新条款,保证企业的利润空间。比如在签合同时添加有关人民币升值的条款,如果在供货期内,人民币升值到某个幅度,价格要重新调整。三是用贸易融资形式回避汇率风险。目前我国主要融资品种有授信开证、出口押汇、打包放款、外汇票据贴现、进口押汇和国际保理融资等。贸易融资可以较方便地解决企业资金周转问题,通过出口押汇等贸易融资方式,获得外币并立即结汇,既满足了出口发货与收汇期间的现金流需要,又规避了汇率风险。四是利用出口信用保险规避风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成立以来,已有上千家企业享受了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便利,直接避免了汇率波动损失。银行可以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票据保险”产品及时卖断银行票据,提前结汇规避风险。
其他规避汇率风险的工具还有:调整进出口比重,增加内销比例;调整进出口国家和地区,由单一市场向多元市场扩展;匹配资产与负债的期限和货币结构;正确选择计价货币、收付汇和结算方式;提高出口产品价格;改用非美元货币结算等。
三、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之所以单独分析房地产业和银行业,是因为房地产业是支持民生的重要产业,房地产安全直接关系着金融安全和宏观经济的安全。以银行业为主体的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由于世界经济金融的不稳定以及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把我国的金融安全提高到国家安全的高度也一点不过分。
2006年,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9382亿元,同比增长21.8%;商品房住宅价格同比上涨11.04%,其中高档商品住宅同比上涨13.36%,同期,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1759元,同比上涨12.1%;1998年以来,全国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年均上涨6.5%,比居民消费价格年均0.6%的涨幅高5.9个百分点。以上数字清楚地表明,目前的房价仍在高位运行,显示出前期房地产调控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从2004年开始,就出台不少政策来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无论是2004年的管住土地与信贷,还是2005年的“国八条”及2006年中央九部委联合出台了13个房地产调控政策,其中包括加息、“国六条”、“限制外资”等,涉及住房结构、土地管理、税收、信贷、市场交易秩序等各个环节。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政策之多、之细、之全面,是前所未有的。但为何调控效果不尽人意呢?
笔者以为人民币加速升值对房地产市场调控造成了相当的影响。由于在人民币资本项目下不能自由兑换,大笔热钱就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进来购买房地产,尤其是前景无限的北京以及东南沿海的重点城市。这样,房价上涨与人民币升值并存,外资双重获益。去年以来,上海外资大量收购有房地产背景的项目和企业,一些外国人和海外华人大量购买房产就是表现之一;从国内情况看,在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地产股却大幅上扬,不能说与人民币升值没有关系。现在,人民币升值加速,这种行为将可能加剧。
因此,必须加强对外资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管理,进行必要的限制,阻止部分境外热钱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国家外汇管理局、建设部于去年下半年出台了规定,强化房地产市场外汇管理,规范境外机构和个人购买境内商品房。境外机构和个人购买境内商品房属于资本项目交易,而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尚不足十年,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我国的房地产市场都应该是个消费品市场,按照自用和实需原则进行管理也是国际通行做法。我国资本项目下还没有完全开放,监测和限制热钱炒作房市也就名正言顺,任何房地产市场的投机炒作,任何房地产市场的暴利行为就得通过各种政策严厉制止。
但是,调控房地产市场并非一味打压价格。由于国内住房需求旺盛,而住房供应相对不足,决定了房价的上涨,关键是上涨的合理性。也就是房价的上涨相对于中低收入居民的收人上涨而言,要使他们的住房消费能力不断地得到提高。而且,根据2006年12月11日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的季度报告,中国的房屋市场达2270亿美元,规模居亚洲之首。如果房地产价格出现大幅下跌,银行自身持有的房产抵押价值将会降低,进而影响到房地产的信贷投放,而这将推动房地产价格更大幅度的下跌,从而引发金融风险。因此,如何让房价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最大程度地防范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实现抑制房价与防范风险的双赢,将取决于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智慧和制度设计的艺术,也就是已经出台的调控措施是否有的放矢和政策的执行力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