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房产价格冰点_海外房价海外
1.什么是次贷危机,会造成什么后果
2.中国经济将来5年会怎么样?
3.下半年的货币政策会怎么走,还有降息降准的可能吗?
4.丰田2019财年赚1368亿超大众27% 预期今年利润将大降80%
5.船舶融资有哪几个方向?
1、投资灵活:购买商铺远比购买黄金等奢侈品有更多优势。 与投资黄金珠宝相比,一则大众购商铺都能鉴别商铺的好坏,而购买黄金珠宝难以辨别真优劣,且保管黄金让人费心;二则商铺有广泛的使用价值,不仅自身在不断大幅升值,而且还可自主经营或租赁经营。黄金只是一种奢侈的消费品,且就目前的黄金市场来说,国际金价已经到了一个相对的高位,即将有一个回调的过程,现在买黄金就有可能被套住。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购商铺是唯一可让资产保值升值的稳妥方式(wangpuonline)。
2、投资风险小:股票市场变数较大,且劳神费力。 投资商铺可坐享其资产升值带来的收益,日常生活、工作不受影响。炒股、买基金得天天盯着,时时留心,生怕下跌,既劳神又费力;涨了还好,一旦被套牢,牵连全家,让人身心俱疲,鸡飞蛋打。尤其最近一段时间,股市狂跌,很多股民叫苦不迭,有了切身经历后,纷纷退出股市,转而购买房产。起码房子都能看得见摸得着,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何况商铺还能带来双重收益,每年可收房租且房租远远高于银行利息(商铺的房租每年可达5%—10%甚至高达20%),而且随着租金的上涨,商铺也在不断增值。
3、投资回报率高:较低的存款利率,会导致资产缩水。 由于长期保持较低的银行存款利率,物价在不断地上涨,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钱变得越来越不值钱),货币贬值找不到其他对冲的方式,那么只有通过购买商铺等固定资产的方式来实现货币的保值、增值(wangpuonline)。
4、商铺是越老越值钱。 二手住宅房在出售的时候会比同地段的新住宅房便宜,因为二手房存在折旧的因素。而商铺就不是这样的了,一般的成熟商圈需要两到三年的培育期,一旦商圈成熟以后商铺的租金就会逐年增长,商铺就会越来越值钱,所以商铺就不存在二手房需要折旧的说法。再加上二手房市场以住宅房为主,二手商铺非常少,因为已经是成熟的商铺了,很少有人舍得拿出来卖,所以商铺是越老越值钱。
5、商铺成熟有聚合效应。 成熟商铺的商圈有很强的聚合效应,具体从两个方面来说明问题:一、经营者。成熟的商圈会吸引很强的人气,虽然商铺的租金相对来说比较高,但还是会吸引各方的经营者去经营,使这个商圈越做越旺。二、消费者。商家越多、商圈的人气越旺,消费者越爱扎堆去消费。通过这种聚合效应互相融合互相推动,使得商圈和商铺越做越旺。
6、商铺属于耐久商品,稳定性高。 商铺使用寿命在几十年以上,买商铺,不仅不掉价,还会更值钱,对于商铺这种价值较高的固定资产,人们往往倾向于买涨不买落,别看买商铺一出手就是几十万块钱,而钱并没有消失,只不过由钞票转化为固定资产,在需要用钱的时候,每年有丰厚的租金进账或者把商铺一卖,钱就回来了。买商铺的人嘴上抱怨房价太高,实际上他们内心希望在购房之后,房价继续上涨(wangpuonline)。
7、商铺租金可做养老金、旅游、或教育子女费用来源。 商铺作为一个稳定的投资产品随着租金的不断提高,可以每年不断地为投资者提供可观的现金流。这样一个每年源源不断的现金可以作为投资者的子女教育费用,也可以在投资者年老时作为一个稳定的养老和旅游的资金保障,解决了很多投资者的后顾之忧。
8、租金的递增保证了租金的长期受益。 随着商铺的成熟,租金会逐年递增,同时众多商铺组成的商圈也越来越成熟,成熟商铺的房租每年可达5%—10%甚至高达20%远远高于住宅房的租金(1%—3%),5—10年的租金就可以收回投资成本,随着租金的上涨,商铺也在不断增值。
9、黄金地段(如市中心)商铺有着唯一性、稀缺性、不可复制性的特点。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商业坐标,比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广州的中山路北京路、深圳的老街、南京的新街口、莱芜的凤城大街。它们都是城市中古老的中心商圈,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商圈如何更替,这里的商铺始终都在乐呵呵地赚钱。即使店铺转手价、租赁价逐年上扬,无数的商家还是打破头皮相争,只为在此拥有一席之地。这些黄金地段的商铺建完了、卖完了,就没有了,别的地段虽然价格低但还是替代不了黄金地段商铺的。所以黄金地段的商铺就有着唯一性、稀缺性、不可复制性的特点(wangpuonline)。
10、一铺养三代。 好的商铺不仅仅自己能享受丰厚的租金,还可以像传家宝一样,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因为商铺越老越值钱,时间越长租金越高,商铺价格也会跟着租金水涨船高。这样留给子孙的就是一棵摇钱树,一只财富取之不尽的聚宝盆。 众多房产投资商看来,所谓“一铺养三代”,是指商铺投资具有以下一些优点: (1)投资商铺具有稳定性,风险少。 (2)商铺不会因房龄增长而降低其投资价格。相反,好的商铺会因商圈的发展成熟而不断升值。 (3)商铺具有高回报率,平均比住宅高出5个百分点。 (4)商铺具有投资潜力,目前在国内,商铺投资的概念还未全面普及,价格还有较大的空间。
11、目前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 目前国内的投资渠道有:银行存款、股市、期货、基金、黄金、收藏品、房产。 银行存款利率最近保持很低水平,随着CPI指数超过了3%中国的负利率时代已经来临,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通货膨胀不可避免的就要来到,存在银行里的资金会越来越缩水。 股市、期货、基金风险很大,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行情暴跌,给很多投资者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黄金只是一种奢侈的消费品,且就目前的黄金市场来说,国际金价已经到了一个相对的高位,即将有一个回调的过程,现在买黄金就有可能被套住。 收藏品要求投资者有很强的专业眼光,因为这个市场鱼龙混杂,一不小心就会受骗,花很大的价钱买回一个不值钱的赝品,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损失。 房产是人们普遍认为可以抵御通货膨胀的一个投资产品,尤其是好的商业地产可以让你的资产保值、增值。这也是为什么最近投资商业地产的人越来越多的原因(wangpuonline)。
12、大量炒房客已弃宅转战商业地产,商铺升值空间大。 本次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主要是针对住宅房的,目的是通过紧缩的银行信贷和严厉的税务政策对大量投资和投机、炒作住宅的炒房客进行打击,把他们挤出住宅市场,使住宅房的价格回归到一个理性的状态。目前国家房地产新政通过一个月的实施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效果,大量的炒房客已经放弃住宅房市场把目光转到了受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小,同时有稳定租金回报的商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着房地产市场“风向标”之称的温州炒房团已经大规模的撤出住宅市场,并且在大量的购买商铺,所以未来商业地产价格的提升、价值的提升一定是有很大的空间的。
13、现在国家政策调控的是住宅房,而不是商铺。 2010年岁初,**连续出台了系列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措施,从“国四条”、“国十一条”、“国19条”,再到最近“新国十条”以及京版的“京11条”,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密集发布,楼市市场观望情绪加重,住宅房销售跌至冰点。目前国家对住宅市场调控的目的是:把大量的投资、投机客挤出住宅房市场,让住宅房的价格回归到理性,实现老百姓 “居者有其屋”的目的。而商业地产不在此次政策调控的范围之内。
14、目前国内很多大型开发商转战商业地产。 自去年年底以来,很多大开发商都开始将目光齐齐对准商业地产。为了赶商业地产这个“蜜月期”,包括万科、华润、首创、合生等知名住宅的开发商,都纷纷加紧了全国范围内“圈地”布局商业综合体的步伐。 2010年岁初,**连续出台了系列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措施,楼市市场观望情绪开始加重。但凯德置地、万科、绿地、保利地产等品牌房产商却逆市纷纷开始抄底商业地产。据报道估计,“抄底”涉及资本至少在1000亿元以上。 在住宅市场泡沫“一触即炸”的形势下,商业地产的稀缺性和收益率等种种利好便清晰显现。这似乎都在昭示着一个信号:商业地产越来越受到关注,商住倒挂现象即将消失,商业地产春天将至。对广大商铺投资爱好者来说,相比高位运行的住宅市场,尚处在起步阶段的商业地产不得不说是一个绝佳的投资契机(wangpuonline)。
15、商铺是一种生产资料,投资性产品。 房地产业分为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两部分。 住宅地产是生活资料,是一种消费品。近几年,尤其2009年部分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快速上涨,导致普通居民购房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土地供应、住宅开发、销售等环节存在诸多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于是,社会上质疑、批评住宅市场化的声音越来越大。投资和投机住宅的需求推高了房价,就会抑制和剥夺人们居者有其屋的权利,此时就需要出面,对住宅市场进行调控,将住宅价格调控至合理的价格,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 商铺是生产资料而不是消费资料,和住宅截然不同。商铺就是一个投资性产品,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一般是大资本家、大企业、中小企业、小生产者这样的排序。目前,大投资者占有这部分市场已经成为趋势,并且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成熟,开发商对商铺也会倾向于“持有”、即只租不售的策略,中小投资者的机会今后将越来越少。
16、目前商铺的价值被低估了,有个补涨的阶段。 近半数的投资客认为,相对于住宅而言,商业地产价值是被中度低估的。目前住宅和商业存在价格倒挂的问题,这也是基于整个市场环境决定的。前几年投资客都把眼光盯着炒住宅,使得住宅房价格一直在大幅度的上涨,而商铺虽然这几年也在涨但相对于住宅来说价格上涨的幅度要小得多。 新的房改政策出来后,对于商铺未来的价格提升应该是有个非常好的推进,因为市场发展逐步趋向于规范化,商铺的经营以及对商铺的经营和商业地产经营的政策也给了利好的支持,所以未来商业地产价格的提升、价值的提升一定是有空间的。
17、可供开发商业地产的土地将越来越少。 我国的国情是人多地少,要用有限的耕地养活13亿人口,所以18亿亩耕地是国家的土地控制的红线,每年可供开发的土地国家都会有严格的控制用地指标。 今年整个用地指标和去年基本持平,但国家为了实现让老百姓“居者有其屋”的目的加大了住宅房建设用地比例,尤其是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用地指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就挤占了商业地产的土地开发指标。而且今后几年国家的这种土地政策还将会延续下去,这就造成了可供开发商业地产的土地将越来越少(wangpuonline)了。
18、市场上很多热钱纷纷涌入商业地产。 在国内,由于今年年初**连续出台了系列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措施,从“国四条”、“国十一条”、“国19条”,再到最近“新国十条”以及京版的“京11条”,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密集发布,大量投资、投机住宅房的炒房客离开了住宅房市场,纷纷涌入了商业地产市场,目前在大量的购入商铺。 在国际上,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和欧洲的债务危机爆发造成国际上的投资环境恶化大量的海外热钱正在寻找新的出路。近几年国际上关于中国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和升值的预期越来越高,嗅觉灵敏的国际投资者纷纷将海外热钱投向中国,尤其是投入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国外基金进入中国商业地产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不同于早前的“单打独斗”,他们开始与国内商业巨头合作。
什么是次贷危机,会造成什么后果
t20080923_2304657.htm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到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两房”危机,再到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银行被收购、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AIG濒临破产被注资850亿美元拯救、全球股市的持续下跌,预示着华尔街最冷的冬天还没有到来,美联储前格林斯潘认为,美国正在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之中。在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必须认真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我认为,影响有以下几点: 1.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趋势明显。 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放缓将成为大势所趋,出口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是必然趋势。据亚洲开发银行16日发布的年度报告《2008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从2007年的11.9%回落到2008年的10%;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至9.5%。主要原如下, ①由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出口增长减速远超出预期; ②通货膨胀率升高的趋势将使取更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企业倒闭潮出现,工业利润增长大幅放缓; ③信贷紧缩下房地产市场降温,可能出现比2008年更为严重的危机; ④宏观调控下,房地产、钢材、水泥、铝合金和汽车产业投资增速回落; ⑤每年1000万个新就业岗位完成很困难。农民工回农村种地回潮,农村隐性失业大量增加; ⑥由于明年油价和电价可能会进一步上调带来PPI继续上升的传导因素,2008年中国全年CPI涨幅预测值从先前的5.5%上调至7%。2009年预测值从2008年4月的5%上调到5.5%; ⑦居民消费增长速度下降,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等于“画饼充饥”。收入的不稳定性增大、股市的负财富效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等原因使居民的消费欲望受到抑制。 2.央行的货币政策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目前,在“保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之间,央行的货币政策“左右为难”。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受到抑制,增长率放缓是必然的,但在连续10年的高速增长下的“急刹车”会是一大批企业倒闭和就业的困难,影响社会稳定和谐。但放松货币政策又使已经比较严重的PPI和CPI更加泛滥成灾。15日宣布的“两率”下调市场并不领情就是证明。同样,人民币对美元是继续升值或是贬值也是“两难”选择。 3.中国银行业的经营效益增长出现困难。主要原因: ①在经济下滑状态下,银行的业务拓展空间变窄; ②在居民收入不稳定性加大和货币紧缩政策下,存款大量增加与增量减少的矛盾突出,加上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 ③经济下滑带来的行业、企业破产倒闭,银行不良反弹压力很大(比如房地产下面专门分析); ④资产泡沫破裂后,银行的抵押物大量缩水,的抵押率超过“警戒线”,第二还款来源丧失。如房地产抵押、土地抵押、股票质押的最为明显; ⑤持有美国次级债或对美国破产公司的造成的损失。如中国银行集团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发行的债券7,562万美元;工商银行对雷曼公司5000万美元;招商银行对雷曼8000万美元; ⑥中国商业银行在2008年在海外的收购及投资因危机加重,过去的“抄底”行为变成了现在的“垫背”结果。按照高盛的预测,2009年香港H股中资银行的获利大约下降4%-8%;规模较小的股份制A股银行获利下降幅度更达到8%-13%。 4.各国央行任何救市行为都会“失灵”。 就在最近两天,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央行和金融监管当局各显神通,为金融体系注入超过3000亿美元的流动性。美联储过去两天连续通过回购协议向市场注资1200亿美元,这是“911”以来最大规模的注资行动。在美国之后,欧元区、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瑞士等多个央行也连续取注资措施。在亚洲,中国大陆和台湾都先后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或是利率,印尼则宣布下调隔夜回购利率。 但各国央行的努力没有马上收到成效,道指、标普500指数、纳指、欧洲股市、伦敦股市全线下跌沪深A股金融股抛压沉重,沪指的十年成本线也岌岌可危。在投资者的信心跌到“冰点”之后,任何的救市措施都会在沉重的抛压之下,变成“昙花一现”的“绿色风景”。但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天的印花税单边征收就是较好的救市行为。在投资者信心丧失后,最好是彻底取消印花税。 5.房地产行业真正的“冬天”来临,寄希望于救房市无异于“痴人说梦”。 在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滑趋势中,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真正“冬天”和银行不良风险将在2008年末与2009上半年开始显现。未来房产业的成交量持续下滑、购房者信心减弱和持币观望、空房率持续增加与毛利率下降,将导致开发商遭遇现金流的困扰,银行业中的房地产不良风险将大为提高。 根据高盛从银行向65家房产商贷放记录分析来看,从去年10月楼市调整以来,开发商现金流不足现象,就已逐渐暴露出来;但开发商仍以较高的利率,从国内外的私人投资者吸引了资金。为了筹集现金,国内大牌明星房地产开发商万科、恒大等都在竞相降价销售,明显看出珠三角城市的房价已陷入下降趋势,尤其是同比下降较多的三个城市是深圳、广州与惠州。中国机构在16日表示,8月追踪70个城市的房价指数首度较前月下滑,上海地区下跌了0.2%。目前,中国各地房价下跌现象越来越普遍,房地产投资进一步萎缩。 此外,曾踊跃投资上海房地产的摩根士丹利,如今却要抛售部份最顶尖的豪宅,最近大摩旗下的房地产基金将两栋上海豪宅标售,包括新天地超过100间的商务住宅。此外,大摩原本有兴趣买下上海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楼层,而后也作罢。结合美国的“金融危机”来看,大摩标售中国房地产有可能是为潜在的流动性危机做准备,它可能也预示着部分外资开始准备撤出中国房地产市场,这将对本在严冬中的中国房地产市场“雪上加霜”--先是开发商面临偿付能力危机,其后是实力不济的房地产开发商倒闭,进而殃及国内银行
中国经济将来5年会怎么样?
1.次贷危机的概念[编辑本段]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2.次贷危机的产生[编辑本段]引起美国次级抵押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级抵押是指一些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 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2.1.产生原理[编辑本段]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级抵押是指一些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 美国次级抵押市场通常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 :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市场迅速发展。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进而引发“次贷危机”。其实现在已经非常严重了,10%左右的发展速度恐怕很难达到,除非报表了,其实以前10%左右的发展速度就有水分,我是统计,我知道里面的猫腻,只有一个数字是最真实的那就是利税,相同的税负,利税多了,说明经济增长了. ://house.cqnews.net/ywcz/200809/t20080923_2304657.htm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到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两房”危机,再到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银行被收购、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AIG濒临破产被注资850亿美元拯救、全球股市的持续下跌,预示着华尔街最冷的冬天还没有到来,美联储前格林斯潘认为,美国正在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之中。在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必须认真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我认为,影响有以下几点: 1.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趋势明显。 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放缓将成为大势所趋,出口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是必然趋势。据亚洲开发银行16日发布的年度报告《2008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从2007年的11.9%回落到2008年的10%;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至9.5%。主要原如下, ①由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出口增长减速远超出预期; ②通货膨胀率升高的趋势将使取更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企业倒闭潮出现,工业利润增长大幅放缓; ③信贷紧缩下房地产市场降温,可能出现比2008年更为严重的危机; ④宏观调控下,房地产、钢材、水泥、铝合金和汽车产业投资增速回落; ⑤每年1000万个新就业岗位完成很困难。农民工回农村种地回潮,农村隐性失业大量增加; ⑥由于明年油价和电价可能会进一步上调带来PPI继续上升的传导因素,2008年中国全年CPI涨幅预测值从先前的5.5%上调至7%。2009年预测值从2008年4月的5%上调到5.5%; ⑦居民消费增长速度下降,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等于“画饼充饥”。收入的不稳定性增大、股市的负财富效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等原因使居民的消费欲望受到抑制。 2.央行的货币政策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目前,在“保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之间,央行的货币政策“左右为难”。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受到抑制,增长率放缓是必然的,但在连续10年的高速增长下的“急刹车”会是一大批企业倒闭和就业的困难,影响社会稳定和谐。但放松货币政策又使已经比较严重的PPI和CPI更加泛滥成灾。15日宣布的“两率”下调市场并不领情就是证明。同样,人民币对美元是继续升值或是贬值也是“两难”选择。 3.中国银行业的经营效益增长出现困难。主要原因: ①在经济下滑状态下,银行的业务拓展空间变窄; ②在居民收入不稳定性加大和货币紧缩政策下,存款大量增加与增量减少的矛盾突出,加上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 ③经济下滑带来的行业、企业破产倒闭,银行不良反弹压力很大(比如房地产下面专门分析); ④资产泡沫破裂后,银行的抵押物大量缩水,的抵押率超过“警戒线”,第二还款来源丧失。如房地产抵押、土地抵押、股票质押的最为明显; ⑤持有美国次级债或对美国破产公司的造成的损失。如中国银行集团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发行的债券7,562万美元;工商银行对雷曼公司5000万美元;招商银行对雷曼8000万美元; ⑥中国商业银行在2008年在海外的收购及投资因危机加重,过去的“抄底”行为变成了现在的“垫背”结果。按照高盛的预测,2009年香港H股中资银行的获利大约下降4%-8%;规模较小的股份制A股银行获利下降幅度更达到8%-13%。 4.各国央行任何救市行为都会“失灵”。 就在最近两天,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央行和金融监管当局各显神通,为金融体系注入超过3000亿美元的流动性。美联储过去两天连续通过回购协议向市场注资1200亿美元,这是“911”以来最大规模的注资行动。在美国之后,欧元区、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瑞士等多个央行也连续取注资措施。在亚洲,中国大陆和台湾都先后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或是利率,印尼则宣布下调隔夜回购利率。 但各国央行的努力没有马上收到成效,道指、标普500指数、纳指、欧洲股市、伦敦股市全线下跌沪深A股金融股抛压沉重,沪指的十年成本线也岌岌可危。在投资者的信心跌到“冰点”之后,任何的救市措施都会在沉重的抛压之下,变成“昙花一现”的“绿色风景”。但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天的印花税单边征收就是较好的救市行为。在投资者信心丧失后,最好是彻底取消印花税。 5.房地产行业真正的“冬天”来临,寄希望于救房市无异于“痴人说梦”。 在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滑趋势中,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真正“冬天”和银行不良风险将在2008年末与2009上半年开始显现。未来房产业的成交量持续下滑、购房者信心减弱和持币观望、空房率持续增加与毛利率下降,将导致开发商遭遇现金流的困扰,银行业中的房地产不良风险将大为提高。 根据高盛从银行向65家房产商贷放记录分析来看,从去年10月楼市调整以来,开发商现金流不足现象,就已逐渐暴露出来;但开发商仍以较高的利率,从国内外的私人投资者吸引了资金。为了筹集现金,国内大牌明星房地产开发商万科、恒大等都在竞相降价销售,明显看出珠三角城市的房价已陷入下降趋势,尤其是同比下降较多的三个城市是深圳、广州与惠州。中国机构在16日表示,8月追踪70个城市的房价指数首度较前月下滑,上海地区下跌了0.2%。目前,中国各地房价下跌现象越来越普遍,房地产投资进一步萎缩。 此外,曾踊跃投资上海房地产的摩根士丹利,如今却要抛售部份最顶尖的豪宅,最近大摩旗下的房地产基金将两栋上海豪宅标售,包括新天地超过100间的商务住宅。此外,大摩原本有兴趣买下上海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楼层,而后也作罢。结合美国的“金融危机”来看,大摩标售中国房地产有可能是为潜在的流动性危机做准备,它可能也预示着部分外资开始准备撤出中国房地产市场,这将对本在严冬中的中国房地产市场“雪上加霜”--先是开发商面临偿付能力危机,其后是实力不济的房地产开发商倒闭,进而殃及国内银行。
下半年的货币政策会怎么走,还有降息降准的可能吗?
一、国内外形势最终决定发展方向和定位 常言道“因势利导、因势而动、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就是强调形势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什么样的形势决定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金融危机前30年,在全球经济分工合作形势下,让中国选择了“国际代工”的发展道路,并得到了长足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各国都在寻求救命稻草,连美国、欧洲这样的发达经济体都不得不反思传统的、公认的经济理论,并试图摸索新的经济模
式,中国同样也面临激烈的调整。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用老思维和旧理论去分析和解决新形势下的问题,犹如刻舟求剑。 归根结底一句话:国内外形势和自身状况才最终决定中国的发展道路。 二、国际形势——国际制裁将长期存在,国外市场大幅萎缩,国际资本跃跃欲试抄底中国 由
于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加剧,加速了虚拟经济衰退和实体经济的下滑,迫使欧美发达经济体就业和民生遭遇冷冬,也让欧美各国清楚地认识到发展完整经济体系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同步发展的经济体系)的重要性。于是,美国率先选择经济转型之路,开始摒弃一直标榜的“少而精”的国际化专业分工的产业模式(即由美
国专做设计和知识产权,由发展中国家做实体生产加工),转型发展“全而专”的本土全产业链经济,为此,提出了打造“美国制造”的经济复兴,以发
展独立的经济体系,摆脱受制于人(主要是中国)的国外依赖。与此同时,欧洲各国也进一步提高“自给经济”依存度,大力保护本土制造业。而阻碍欧美发展方式
转变的最大的威胁却是欧美用30年时间亲自扶持起来的廉价的“中国制造”。从08年至今,美国和欧洲通过取干预汇率、抬高国际物质价格、反倾销制裁、运作热钱、限制技术出口、军事威胁、领土争议政治化、环保政治化等手段直接或间接抵制和打击中国出口,其目的可谓一箭双雕:一是要为欧美的民族制造业振兴减少竞争,创造发展环境,争取宝贵时间。二是逼中国经济和民生下滑,逼迫中国开放国内市场,这样,欧美就可以依靠他们的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更多参与、主导和控制中国市场,赚取更多利益。这种打击将一直持续到欧美形成与虚拟经济同步强大的制造业体系和更多抢占中国市场份额为止,我预计持续时间为4~5年。 更为可怕的情况:一是欧
美一旦形成制造业优势后,将进一步形成对全球制造业和核心技术领域的绝对控制,即使中国也同步启动技术升级,但受科技和人才水平限制,未来中国制造业遭挤
兑程度还会增加。即便中国另辟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市场,也会因同级竞争、政治矛盾等干扰而大打折扣。所以,我认为,未来中国仍然依靠加工出口贸
易为主的发展道路会越来越难。二是国外资金和技术一旦成功大规模进入中国,其经营成本、产品性能、产品价格的优势将冲击中国民族企业(国企、民营),未来国内经济竞争会出现白热化。如果未来中国民族经济质量不好,中国市场将受到巨大掠夺,中国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话语权要受到重大挑战。 三、国内形势——发展不均衡动摇经济基础,国内经济的两难问题凸显,资金和技术成为重展瓶颈 危机一是多
年的单一出口导向,已使中国大部分产业过分集中于高耗能、高耗材的低端出口加工贸易中。当金融危机和欧美的人为打击迫使海外市场萎缩后,中国出口贸易瞬间
降至历史冰点,大量的产能过剩和产品过剩无法消化,大批产业链条处于停滞或萎缩状态,很多沿海地区实体企业倒闭、停产或萎靡不前,危及国家经济安全。危机二是以
往旺盛的出口顺差,加剧外汇储备膨胀及人民币流动,疯狂产能透支又诱发能源、原材料、劳务费价格上涨,再加之房地产的畸形炒作、输入性通胀和行政监管缺
失,最终导致全国物价飞涨,投机行为泛滥,危害社会稳定。更严重的是,这两方面危机互为因果,彼此循环,进一步加剧危机恶化,导致经济发展和民生拯救呈现
两难局面。尽管中央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但30年来积累的经济和社会的系统性危机不会一招得到消除,连带的产业、民生、物价、信贷、能源、环境等不和谐、不稳定问题还要持续。 四、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发展内生经济和外资大举并购将成为两大主流内容 (一)内生经济将是救命稻草,均衡发展将成为发展主题 中国正处于产能过剩、产能档次低、产能成本高与产能消化市场萎缩、技术创新受限、国际定价权逐渐丧失的矛盾境遇中,资金和技术缺口严重。中国既不能马上扩大市场,也不能立刻创新升级,更不能左右国际贸易价格,所以按照当前形势变化判断,未来5~10年,中国只能也不得不依赖内生经济,逐步减缓出口经济,转身定位国内市场,激活并释放国内消费潜能,依靠国内消费引导中国经济高质量、和谐、可持续发展,同时借助有条件放开国内市场的契机,合理利用好外资投资,壮大国内实力同时逐步扩张国外市场,最终实现解套和突围。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 2011年12月12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暗示要向这方面调整)。 转型发展内生经济客观上会倒逼各地和企业逐渐放弃以往外向型加工贸易和出口贸易为主的思路和打法,转变出口盈利模式,重点瞄准全国和本地市场,大展作为。其中,一是各地会真正关注并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和“速度与质量”的关系,重视产业安全,消除发展瓶颈,正确利用好内资和外资,均衡发展当地一、二、三产业,全力依赖内贸税收;二是中国产业(国企、外企、民企)会步入残忍兼并整合期。他们会尽快消化以往过剩产能,转型国内市场,从零开始,整合供应链条,投入科技研发,设计物流网络,布设营销渠道,加紧全国布点布局,同时兼并重组同业产能,最终成为行业龙头。 12月26日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集团、中交股份、中国兵装集团等五家大型央企与浙江省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这次签约仪式上,几十家央企还与浙江省有关部门、市县,以及各类所有制地方企业,签订合作项目52个,协议投资规模超过2700亿元。这就标志着经济转型序幕的拉开。 内生经济的主要推手有: 第一级是直接提供最终消费产品的企业(国企、外企、民企),他们是最迫切、最坚决的群体。从行业分具体包括:一是一直从事国内经济的企业。他们将深化传统产业布局,同时利用品牌和市场优势横向延伸、扩张发展相关产业。二是出口转内销产业。他们将加快产能消化和升级,培育品牌和市场,抢占市场份额。三是科研单位。他们会加速市场推介,极力促成科研成果的嫁接、转化和应用。四是市场运营机构。他们将加速搭建遍布全国的销售网店,如批发商城、连锁商场、直营卖场等,与企业以代理、入股、合作、加盟等方式开辟市场。五是物流运输机构。他们将抢先打通遍布全国的物流通道,实现空间布局。 第二级是。各地将极力发展关系社会民生和经济可持续的关键产业。 第是基础原材料、能源企业和金融、保险、担保企业。这类企业会随着第一级企业的集聚程度和集聚预期而跟随集聚。包括装备制造、钢铁、化工、农产品、石油、银行、保险公司、租赁机构等。 (二)外资大规模进入中国,大举并购中国企业 由于中国未来消费市场的诱惑、中国对资金和技术的极度渴求、外资经济入侵中国的战略策划,从明年或后年开始,外资将全面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领域(除中国严令禁止的传媒和通信市场等外),增加对中国经济的参与、主导、控制程度。当前,所有外资都在观望和等待中国经济的恶化和探底,如果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出现长期恶化苗头,外资将倾巢而动:一是外资会抄底中国企业,大举收购兼并中国企业,整合改造原企业,快速抢占中国市场。二是将直接在中国投资建厂,布局设点,直接抢占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国内市场份额。三是参与中国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民生建设。正所谓“福祸相依”,危险也是机遇,外资进入能带来资金和技术,也能逼迫国内企业加快改革创新步伐,物价也能得到有效降低,中国正确利用好本次机遇将对中国带来重展机遇。 最终,中国会根据供给关系、产业集聚度、经济辐射度、地域交通等因素而自发形成新的经济区划,新型经济区将遍布全国,引领并带动全国经济发展。这种洗牌是中国不得不面对的,这个机遇期也是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迎来的最大的发展机遇。但新型经济区与目前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成渝等老经济区不同。长三角等经济开发区是重视GDP的
单一出口加工经济区,由于出口市场一致和产品同质化,经济区内存在重复建设和激烈竞争,实际收益效率不高;新型经济区是以提高本区域内社会消费和百姓民生
的质量和数量为发展目的,其产业门类健全,一、二、三均衡建设,经济和民生同步发展的新兴经济体,由于市场相对独立和固定,新型经济区之间竞争相对很少,
更多优势企业不单纯以价格取胜,更多关注并提高综合服务效益和服务质量,因此,内生经济的扩张发展、深度发展的意愿和动力强劲。
摘于‘环球财经、经济观察’
丰田2019财年赚1368亿超大众27% 预期今年利润将大降80%
2023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
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出炉。7月11日,央行发布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增加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其中6月单月增加3.05万亿元,同比多增2296亿元。截至2023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
整体来看,在季节性效应和政策加力下,6月金融统计数据超市场预期回升,信贷结构有所优化。分析人士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可能会再度小幅降准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同时不排除继续下调政策利率以刺激需求的可能。
新增大幅提升实体经济信贷需求改善在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中,央行一并披露了6月信贷、存款等方面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6月,人民币增加3.05万亿元,同比多增2296亿元。相较2023年5月1.36万亿元,环比增长1.69万亿元。即便是在上年同期2.81万亿元的高基数基础上,6月人民币仍然同比呈现多增状态。
另据Wind数据,分部门来看,6月住户部门新增9639亿元,同比多增1157亿元,处于历史同期高位水平。其中居民短贷和中长贷分别增加4914亿元、4630亿元,同别多增632亿元、463亿元。
此外,6月企(事)业单位增加2.28万亿元,同比多增687亿元,环比则多增1.42万亿元。企业短贷和中长贷分别增加7449亿元、1.59万亿元,分别同比多增543、1436亿元。票据融资减少821亿元,同比大幅少增1617亿元。
细数2023年以来人民币表现,6月新增人民币仅次于2023年3月的3.89万亿元。在6月新增人民币中,企(事)业单位成为拉动信贷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企业中长增量占比更是超过52%。
“半年末效应和政策驱动下,6月信贷投放明显回升,延续稳定扩张。”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评价称。温彬表示,“总量适度,节奏平稳”背景下,4-5月信贷投放节奏有所放缓,市场预期发生转变。6月以来,逆周期调节政策加力,央行降息落地刺激投资和生产需求,在季末信贷冲量和政策继续引导支持制造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作用下,企业仍有支撑,信贷结构较2022年明显优化。
在住户部门方面,温彬指出,6月端午小长、年中购物节活动对消费起到支撑作用,降息落地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带动居民明显改善。6月地产销售跌幅虽扩大,但在按揭早偿阶段性放缓下,居民中长贷较4-5月也有明显改善。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则表示,6月新增信贷同比多增,总量理想、结构优化。其中居民短期、中长期新增同比延续增长态势,反映国内居民消费意愿增强,楼市整体延续复苏态势;企业短期和中长期新增继续保持同比多增态势,显示企业投资意愿保持良好,反映企业对市场需求和经济复苏前景保持乐观。
另从2023年上半年金融数据整体表现来看,报告期内人民币增加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增加2.8万亿元,企(事)业单位则增加了12.81万亿元。
M2增速放缓但仍处于高位水平消费市场、生产需求的复苏也带来了其他变化。在货币供应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M2余额2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0.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9.56万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6个和2.7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54万亿元,同比增长9.8%。上半年净投放现金789亿元。
2023年2月触及12.9%后,M2同比增长连续小幅回落,但近几个月仍处于11%以上。受到2022年6月高基数效应影响,6月M2同比增速延续回落,但同样处于高位水平。
M2同比增速保持高位,也离不开人民币存款的支撑。根据央行数据,2023年6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71万亿元,同比少增1.12万亿元。环比2023年5月,6月人民币存款增加则多增2.25万亿元。包括6月在内,人民币存款连续三个月出现同比少增。
整体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1.9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96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12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08万亿元。
究其原因,温彬指出,一是6月信贷投放明显回升,信贷派生力度仍强;二是财政支出力度较大,对M2有所支撑,6月财政存款减少1.05万亿元,同比多减6129亿元。
周茂华表示,M2同比放缓,但依旧保持较快增长。一方面是上年同期基数抬升,居民消费、投资需求改善,影响居民储蓄存款需求;同时,国内内需处于复苏阶段,需求表现偏弱,微观主体不够活跃影响货币派生速度。另一方面,国内处于复苏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伴随央行灵活调控,并畅通货币政策传导,?M2增速好于市场预期。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则补充道,M1增速环比下降1.6个百分点至3.1%,反映出当前企业投资活力尚有不足,改善预期、提振信心是十分紧迫的任务,需要政策继续加码。“6月企业新增短期信贷7449亿元,需求上升,但并未引起M1增速大幅上行,可能有部分资金被用于定期存款,存在低利率短期资金用于长期存款的风险,不过综合企业存款数据来看,规模不会太大。”王运金说道。
人民币支撑社融增量下半年仍有降准降息可能6月社融增量表现同样不俗。经央行统计,2023年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22万亿元,比上月多2.6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9859亿元;上半年增量累计为21.5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54亿元。截至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5.45万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有所放缓。
具体来看,结构上,表内人民币新增3.24万亿元,位于高位,并且仍为新增社融的主要贡献项。6月债券新增5388亿元,同比少增1.08万亿元。
对于6月社融增量同比少增的情况,王运金解释称,2022年上半年为有效降低疫情冲击、加大投资实现稳增长,中央要求地方提前完成全年地方专项债发行额度。而2023年上半年地方专项债回归正常发行节奏。从两年对比来看,有较为明显的政策差异。
“在不考虑债券增量的情况下,6月社融同比多增1291亿元,主要为人民币增量拉动。在防范金融风险、强化金融监管的政策导向下,银行表外融资业务再度小幅压缩。企业直融实现较好增长。”王运金补充道。
周茂华表示,6月新增社融数据强劲反弹,高于趋势值,反映6月国内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表现好于预期,经济复苏动能增强。温彬则认为,后续伴随地方债发行加快规模有望触底回升,进一步增强对社融的支撑。
2023年以来,央行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并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降准0.25个百分点、超额续作MLF以及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推动LPR下行等政策效应逐渐显现,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就在7月10日,央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又宣布延长“房地产金融16条”有关政策的适用期限,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对房地产企业存量融资展期,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
温彬指出,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在季节性效应和政策加力下,6月新增信贷明显回升,信贷结构有所优化。但近期多项经济数据显示,当前经济修复进程放缓,终端需求仍不强,物价延续低位运行,急需政策进一步加力稳固。政策加力将驱动下半年信用稳定扩张,并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内生投资和消费需求,巩固经济稳步回升的基础。
谈及下半年货币政策走势,王运金提到:“上半年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恢复增长提供了相对宽松的金融环境。下半年恢复和扩大需求仍是经济恢复增长的关键所在,稳健货币政策仍将通过宽货币推进宽信用以实现需求扩张的政策效果。”
王运金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可能会再度小幅降准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同时,2023年四季度主要发达国家加息周期步入尾声,我国降息的空间再度打开,不排除继续下调政策利率以刺激需求的可能。
船舶融资有哪几个方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干群芳?5月12日,丰田汽车集团公布了2019年财报(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财报显示,2019财年丰田销售额约为29.9万亿日元(约为2万亿人民币),同比减少1%;营业利润为2.4万亿日元(约为1609亿人民币),同比减少1%;净利润为2.1万亿日元(约为136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3%。
丰田的老对手大众汽车集团在2019年的净利润为140.29亿欧元,折合人民币1075.9亿元,距离丰田仍有300多亿元的距离,且两者的差距重新拉大。丰田在2013年开始利润超过大众,此后尽管大众在销量上多次超过丰田,但在利润上丰田汽车一直笑傲江湖。最近两年为例,在2018财年,丰田纯利润为1155亿人民币,同期大众为约931.8亿人民币;而在2017财年,丰田的利润为1457亿元,而大众则只有892.59亿元,而在2016年这个差距更大。
值得一提的是,丰田2019财年的实际盈利相比此前预期低了近1000亿日元。根据丰田2月6日发布的2019财年前三季度财报,其前三季度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6%和6.2%,并且考虑到日元小幅走弱,将全年营业利润预期上调了4.2%至2.5万亿日元。
对于全年营业利润的下滑,财年最后一季度的2020年1-3月份突发的肺炎疫情是主要原因。丰田财报显示,2020年1-3月疫情导致公司销售额减少了3500亿日元,营业利润减少了1600亿日元。加上其他因素,该季度丰田销售额为70998亿日元,同比下滑8.3%;营业利润为3840亿日元,同比下降27.5%。
在1-2月份,中国的春节期以及疫情的严峻对丰田业务造成了直接冲击。2月份丰田全球销量同比下滑3.7%,其中中国销量同比大幅下滑70.2%。进入3月份中国市场逐步复工复产,疫情蔓延至海外市场,这对在全球有着相对均衡布局的丰田再次造成了冲击。公开信息显示,从2月份开始,丰田在日本本土以及海外超过30家工厂陆续暂停生产。
丰田财报显示,2020年一季度,集团总销量为231.7万台,相比去年的260.2万台下降了11%。其中,疫情导致的下滑量达到12.7万台。除了非洲中东等地,丰田全球其他地区一季度销量均出现下滑,其中日本下滑最为严重,降幅达14.8万台。整个2019财年,丰田集团零售总销量为1045.7万辆,同比下降1.4%。
尽管在一季度遭受到疫情的严重冲击,但得益于强大的成本管控能力,丰田全年业绩仅略微下降。不过,由于海外疫情影响仍未结束,丰田对2020财年的业绩预期至少达到了近五年以来的冰点。根据丰田财报,其预期2020财年集团销量为890万台,同比下降14.9%;销售额预计为24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8万亿元),同比下降近20%;营业利润预计为5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3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80%。
考虑到新财年经营状况的低迷,丰田提升了剩余准备金。据外媒报道,丰田3月底向银行申请了约650亿元的限额融资,将发行债券的额度从130亿元提升至195亿元,以应对“新四化”投资和疫情带来的资金压力。根据丰田财报,其2020财年的研发费用预计为1.1万亿日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是占销售额的比例从3.7%提升至4.6%。
在2019财年业绩说明会上,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总结了公司从雷曼危机以来的发展历程,以及关于应对疫情的思考。在过去几年,丰田为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行业变革,对组织架构进行了改革调整,包括审查在职人员和咨询系统,引入公司系统,废除副社长职位等。而在疫情之下,丰田章男在业绩发布会上进一步强调了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事实上,据外媒报道,在疫情期间,丰田对组织管理架构进行了频繁的思考和调整,包括重视对销售渠道、工作方式的改革,劳资对话重点从怎么定工资转变至如何在大变革中求得生存等。在财报发布会上,丰田章男表示,随着集团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集团正在重组资产,例如审查战略持有的股票和出售闲置的房地产。“总结过去几年的努力,我认为我们应该摆脱过去的旧理论,建立丰田新时代理论。”丰田章男表示。
对于2020财年业绩预期,丰田章男表示虽然同比下滑,但仍好于雷曼危机时期的水平。“目前,这只是我们的预期,如果我们能够实现,我认为那应该是优化公司结构取得的成果。”此外,丰田章男进一步强调了坚持本土制造的重要性,“迄今为止,日本为丰田的全球生产提供了支持,国内的生产体制是全球丰田的‘基础’。”
但从目前形势来看,中国将成为丰田2020财年业绩的重要拉动力量。丰田中国在4月份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丰田将坚持“中国市场最重要”,中国市场保持此前制定的8.6%销量增幅预期不变。日前,丰田汽车公布了4月在华销量数据,当月销售新车14.29万辆,同比上涨0.2%,显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有以下五种:
1、银行。银行是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按资金性质,分为流动资金、固定资产和专项三类。
2、股票筹资。股票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不需归还,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等特点,因而筹资风险较小。股票市场可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3、债券融资。企业债券,也称公司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表示发债企业和投资人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4、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是通过融资与融物的结合,兼具金融与贸易的双重职能,对提高企业的筹资融资效益,推动与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
5、海外融资。企业可供利用的海外融资方式包括国际商业银行、国际金融机构和企业在海外各主要资本市场上的债券、股票融资业务。
扩展资料:
资途径
1、银行
需要融资的时候您最先想到的肯定是银行,银行被誉为创业融资的“蓄水池”,由于银行财力雄 厚,而且大多具有背景,因此很有“群众基础”。
2、融资平台
由于从银行融资存在一定难度,第三方的融资平台是融资者的不错选择,比如国内最大的第三方融资平台 投融界 提供了比较专业的投融资信息服务。
3、
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创新,结算方式日趋电子化,这种电子货币不但时尚,而且对于从事经营的人来讲,在急需周转的时候,通过取得一定的资金也是可行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融资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